術後患側手臂復健運動:
◎手術後病患可能會因傷口疼痛而影響到患側肩關節的活動度,以及造成其胸廓緊繃,而導致呼吸短促、手臂無力(因淋巴水腫)及疤痕組織沾連等情況。所以乳房手術後,在不影響傷口癒合及疼痛下,盡早鼓勵病人做肩部及上肢的關節活動,以避免因制動而產生關節僵硬、肌肉萎縮活動受限等情況。
 
◎淋巴水腫:
        由於淋巴系統佈滿整個人體,會回流到靜脈系統中的組織液約有80%都是經由淋巴系統,所以保持良好的淋巴系統對乳癌病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病人接受手術而摘除大量的淋巴結,或接受腋下淋巴結放射線照射、手術後有感染情形,或是有任何一段的淋巴組織阻塞或受到壓迫時,都有可能會影響患側手臂出現緊繃、腫脹、疼痛及沉重感,進而造成手部關節活動受到阻礙,病患會抱怨患側感覺遲鈍及緊繃不舒服感,更嚴重的使周圍組織纖維化,並造成皮膚外觀腫脹、無彈性及硬化。
        針對乳癌術後病患手臂運動執行現況調查發現,有58.9%的病患出現手臂腫脹的不適症狀。國內調查則發現,肩關節活動受限佔乳癌病患的56.4%,因此手臂運動對於乳癌術後病患而言是很重要的,居家照護應指導病患避免患側手臂受傷,如穿長袖襯衫以避免曬傷與昆蟲咬傷,洗碗盤時戴上保護性手套等;患肢禁止抽血及量血壓;患肢勿提超過5公斤重物;可做促淋巴循環運動以促進淋巴循環,可利用由手背往上手臂方向輕輕按摩方式來促進病人的淋巴回流,進而減輕淋巴水腫,如有產生手臂淋巴水腫現象,建議至復健科求醫治療。而患者接受腋下哨兵淋巴切片術的病患越來越多,產生的淋巴水腫機率是罕見的,所以不用太擔心。待傷口癒合後即可進行復健運動,因此在住院期間病房護理師會教導患者復健運動。
 
◎患側手臂復健運動:
        手術結束後,患側手臂的腫脹情形會持續約2~10天左右,可盡早鼓勵病人做手部關節運動,術後24小時立即可實行復健運動如手指、手腕及前臂的全關節活動;患者可執行如刷牙、洗臉之一般日常活動。手術後1-4天:手肘以下關節活動持續進行,40度範圍內的肩部關節被動性外展及前舉運動。手術5-10天後約可拔除引流管,病患可依傷口情形逐漸增加肩關節的主動運動度。建議每天做3 次,每次做10下(如下圖)。如果在運動過程中覺得傷口有撕裂性疼痛時,應暫停運動。

術後患側手臂復健運動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