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病人淋巴水腫的預防與復健治療

文/廖淑芬醫師

一、前言

  淋巴水腫是乳癌病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如何適當的預防和處理淋巴水腫,以避免感染或影響上肢的功能,是一個不容輕忽的議題。
 

二、什麼是淋巴水腫?

  淋巴水腫是指身體組織內積聚過多的淋巴液而產生的腫脹。淋巴是由微血管溢出的富含蛋白質的液體,正常情況下,它會輕由遍佈全身的淋巴管流至淋巴結,最後再回流到靜脈,達到調節組織液的作用。淋巴系統還會製造抗體來對付外在的感染,具有免疫的功能。當淋巴結經手術摘除,或淋巴回流系統的任一環節有缺失,或局部有感染時,身體沒有辦法有效且快速的使淋巴液回流,造成淋巴液堆積在組織裡面,產生腫脹。
 

三、誰比較可能會發生淋巴水腫?

  乳癌病人淋巴水腫的發生率目前還不清楚,國內外相關的研究報告指出的發生率有低到5.5%,而也有高到80%的情形。本院1990年~1997年,平均的發生率約為4.8,發生的時間可能是手術後幾個月到幾年,也有手術30年才出現淋巴水腫的例子。乳癌病人發生淋巴水腫的相關危險因素如下:

    1. 淋巴結摘除的範圍及數目較大
    2. 有接受放射線治療
    3. 手術後傷口癒合較慢,或積液持續時間較久 
    4. 感染
    5. 肥胖
    6. 局部腫瘤復發,直接影響淋巴回流
 

四、淋巴水腫的症狀及對身體的影響

1.肢體外觀較對側粗及腫
2.淋巴水腫的肢體本身酸痛及腫脹感
3.感染:有淋巴水腫的肢體,會因液體的堆積防礙血液循環,影響氧氣的供應,造成傷口癒合不良。而富含蛋白質的淋巴液,更是細菌生長的溫床。因此有淋巴水腫的肢體,要小心保護皮膚,避免傷口造成感染
4.淋巴水腫的肢體,會因液體的堆積而增加其重量與體積,造成肩頸部肌肉的額外負擔,久之會引起局部酸痛
5.由於肢體腫脹,造成關節僵硬,活動不便,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及工作能力
6.皮膚病變,包括角質化,長出疣狀顆粒,或紅紫色結節等
7.影響美觀
8.影響情緒,造成心理上的困擾
9.極少數的人會產生局部淋巴系統的惡性肉瘤
 

五、淋巴水腫的嚴重程度及分期

1.乳癌病人的淋巴水腫可能是急性的,在淋巴結摘除或放射線治療後很快就發生,這類型的水腫通常只是暫時性的,如果處理得當,大約二至三個月後就會消失。但可惜許多淋巴水腫都是慢性的,在不知不覺中,上肢逐漸腫大,剛開始也許只是肢體的某一段腫脹,如手背、前臂,如果不小心處理,很可能會愈來愈顯著。

2.評估淋巴水腫嚴重程度的方法很多,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用皮尺測量手的圍徑,如果肢體兩側圍徑相差在2.0~2.5公分以內,可算是輕度水腫,反之則為中度或重度水腫。另外也可以利用工具測量肢體的體積,如果肢體兩側體積相差11%~20%則為輕度,差21%~40%為中度,差41%以上則為重度。若相差在10%以內,就沒有太大的臨床意義。

3.淋巴水腫的臨床表現,大致可以分為三期:

   (1)第一期:早期水腫的肢體,若用手指去按壓,會形成一個凹窩。此時如果常把手抬高,並確實遵守衛教的指示,通常可以消除或改善。
   (2)第二期:此時富含蛋白質的淋巴液會促進結締組織增加,皮下組織會纖維化,變得比較硬而且厚。光靠肢體抬高已不能消腫,應接受治療,治療的目標是希望水腫不要再惡化。
   (3)第三期:肢體變得很硬很厚,皮膚會角質化並長出一些突起物,像是大的腿一樣,此時保守療法效果不彰,必要時可以考慮外科手術。所幸由於醫療技術與衛生教育的進步,乳癌病人的淋巴水腫很少會如此嚴重。
 

六、如何預防淋巴水腫及其併發症

1.減少干擾淋巴液回流的因子
    (1)避免患者長期處於下垂狀態,儘可能常將患肢抬高。
    (2)避免於患肢穿戴緊身衣物、手錶或首飾。
    (3)胸罩應鬆緊適度,不要有鋼絲。
    (4)不要用患側的肩膀背皮包。
    (5)避免於患肢測量血壓。
    (6)常作輕鬆的患肢治療性運動,或游泳等水中運動。

2.限制淋巴液的產生
   (1)避免使用患肢做勞累的工作,如提重物、推重物、推重物、練習舉重等。一般日常生活活動則不需限制。
   (2)使用患肢做較輕微的工作時,中途應多休息。
   (3)由於溫度增加會使血管擴張,可能會增加淋巴液的產生。因此宜避免曝曬於炎陽下或使用蒸氣浴,也不建議在患肢熱敷。
   (4)由於深部按摩也會使血管擴張,增加淋巴液的產生,宜避免之。
   (5)保持適當體重及均衡的飲食(低鹽、高纖)。

3.保護皮膚,避免皮膚有傷口及感染
   (1)避免於患者抽血、注射、打點滴、針灸或放血。
   (2)保護患肢皮膚,避免針刺、刮傷、燒燙傷或蚊蟲叮咬等外傷。
   (3)在廚房或花園工作時應戴保護性手套。
   (4)剪指甲時要小心。
   (5)如果有香港手、腳等黴菌感染時,請看皮膚科醫師。
   (6)在患肢皮膚上塗抹水溶性乳液,避免皮膚乾裂。
   (7)皮表的傷口應使用優碘消毒,再塗上抗生素藥膏,並以紗布覆蓋於上。
   (8)若患肢有發紅、發熱或異常腫痛時,應儘速求醫。
 

七、如何處理淋巴水腫?

  淋巴水腫如果不處理,通常會慢慢增加。雖然以目前的醫療科技還沒有辦法完全治癒淋巴水腫,但是經由病人與醫師、治療師的密切合作,大多數的病人仍能達到減輕腫脹,預防惡化,以維持肢體功能及美觀的治療目的。治療的方法一般而言:分為復健治療、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三種,簡介於下:

1.復健治療:復健治療的原則是藉由各種加壓的方法,以減少淋巴液的產生,並促進其回流。復健治療是目前輕度及中度淋巴水腫的治療主流,但是因為耗時費事,需要病人的良好合作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復健治療的方法包含下列幾種:
(1)表淺式淋巴按摩:這是一種特殊的按摩手法,藉由運動及對皮膚的輕觸,促進淋巴管收縮,使淋巴導向附近仍有功能的淋巴系統,如頸部對側的腋下淋巴結及同側腹股溝淋巴結等。許多研究指出表淺式淋巴按摩的療效不錯,但是必須由受過特殊訓練的治療師執行,之後還要配合下述的(2),(3)方法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2)用繃帶纏繞壓迫:按摩完後,用繃帶纏繞壓迫在患肢上,可以增加組織壓,減少淋巴液的產生。通常建議每天穿戴24小時,只有洗澡及洗後1小時脫下。

(3)治療性的運動:
   a.腹式呼吸:
      由平躺開始,將一手置於上腹另一手置於上胸前。深吸氣,讓上腹鼓起,上胸保持平坦。再逐漸改為坐姿,再進步為站姿。
    b.用繃帶纏繞壓迫後,作藉由側肢循環促進淋巴液回流的運動。治療性的運動應由復健專業人員詳細教導後,在家時經常練習。

(4)保護皮膚,避免皮膚有傷口及感染

2.藥物治療
  (1)如果有感染,應儘快求醫,接受抗生素治療。
  (2)有一種藥叫做「Benzo-Pyrones」,可以促進噬菌體聚集及其作用。由於噬菌體可以破壞組織中積聚的蛋白質,使其變小而回到微血管中,理論上長期使用可能減輕淋巴水腫。由於關於此藥的療效研究報告尚不充分,因此國內目前並未引進。

3.手術治療:用於嚴重的淋巴水腫,且保守療法失敗的病人。應由外科醫師評估個案的情況,再決定最適當的手術方法。
 

八、結論

  淋巴水腫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可能有不好的影響。預防勝於治療,由於乳癌病人是產生淋巴水腫的高危險群,所以要小心保護患側的肢體,但也不要因為害怕發生淋巴水腫而影響您的日常生活與娛樂。您只需遵行醫囑,並定期觀察手臂的粗細,一旦出現水腫,不要驚慌,也不要輕忽,應該與醫療人員密切合作,共同對抗它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