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面對抗癌之路~~再創自信的人生

彰化基督教醫院 腫瘤中心‧林毓薇 個案管理師
出處:癌症防治季刊第十三期 腫瘤中心特色
Posted:2013.12.14

陪著56歲的王先生從門診走出來,看見王先生一臉落寞,他語帶惶恐音調低聲的問我說:「只是痔瘡而已吧!」。我心裡在思考著:「在診間裡醫師已清楚的告訴病人病理報告的結果,但結果常常是令病人不能接受的事實。」於是我還是決定要跟病人討論進一步了解他的想法,於是我坦然告訴病人:「腫瘤位置距離肛門口只有5公分,醫生說肛門可能保不住,你的想法是??」,病人喃喃的自言自語;「我還這麼年輕,以後怎麼辦?」,家屬也在身邊著急的詢問,這種情境正是個管師提供關懷與詳細解說的黃金時刻。 

       了解王先生擔心疾病可能帶給他日後生活方式的改變,除了詳細介紹疾病的治療方式與過程,並轉介病人到52診癌症病友服務中心,介紹病友與王先生認識,並分享日後可能面對的問題,如:需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門,同步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等種種後續治療。王先生積極的面對術前同步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希望能在輔助性治療的幫助下,讓肛門能有保留的機會,期間王先生因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造成頻尿與腹瀉等症狀,在我定期的電訪、關心治療期間所發生的不適並給予心理支持與其他協助,王先生終於在經過5~6個星期後順利完成整個療程,最後腫瘤明顯變小;但經醫師的評估後,確定需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門,病人也較能接受這項治療,不像剛診斷時那麼惶恐了。在腸樂病友會成立的同時,王先生也積極參加醫療講座,同時也分享了自我照顧經驗的心路歷程。

       王先生分享著:「我還這麼年輕,都還沒當阿公,性命比較重要啦!剛開始人工肛門的大便比較水,現在都是成形的,遇到了就要跟醫師配合,幸好當初我有聽醫師的建議來治療跟開刀,不然現在可能沒辦法站在這裡」。病人露出自信的微笑與其他病友分享著。

個案管理師溫馨小叮嚀:
任何疾病都是預防重於治療,關於大腸直腸癌的預防,主要有:

1.正確生活習慣:避免抽菸、喝酒、多運動
2.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肉食、油炸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高纖食物。
3.定期的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下

 

 

 
對象
檢查頻率
 
後續注意事項
大腸癌篩檢
一般民眾
50歲以後每1~2年糞便潛血檢查
陰性
持續每1~2年糞便潛血檢查
陽性
1.大腸鏡檢查
2.鋇劑灌腸攝影
+乙狀直腸鏡檢查
父母或兄弟姐妹曾得到大腸癌
50歲以後每5年大腸鏡檢查
 
 
有家族性息肉症、大腸癌或有潰瘍性大腸炎
每1~2年一次大腸鏡檢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乳癌
    全站熱搜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