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基體系醫院 總院林岳欣營養師
66 201206月』
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
   維生素D儼然已經成為現今最「夯」的營養素之一!大家普遍都知道維生素D與調節鈣質吸收、骨骼組成有關,孩童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佝僂症(rickets),影響生長發育,而成人缺乏則會導致骨質疏鬆。然而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維生素D對生理的貢獻,並非僅止於此,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憂鬱症、失智症、免疫疾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皆是息息相關1,對身體健康影響甚鉅!
 
超過九成國人血液維生素D濃度不足!
  維生素D被稱做陽光維生素,曬太陽就可滿足人體所需。存在皮下的膽固醇衍生物(7-dehydrocholesterol)在紫外光UVB的照射下,可轉化為維生素D3,在肝、腎經過羥化作用(hydroxylation),活化成為具有生理活性的1,25 (OH)2-D3,可調節體內鈣質吸收。位處在熱帶及亞熱帶交界的台灣,一年四季日照充足,因此國人的維生素D應不虞匱乏。然而,在20052008年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卻發現,國人的維生素D營養狀況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因為高達98%的國人血中維生素D濃度低於標準,約為30毫微克/毫升(ng/dL),特別是19-44歲的女性族群平均只有16.1毫微克/毫升,可能導致未來罹患骨質疏鬆或是慢性疾病的機會增加!此結果應與節食導致攝取量不足,且外出皆塗抹防曬乳液、缺乏日曬有關2,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局部塗抹防曬乳液,就會減少95%以上的維生素D合成,但過度日曬會對皮膚造成傷害、產生皺紋,甚至與皮膚癌的發生有關,因此學者建議在適度日曬之後,再塗抹防曬係數(SPF)≧15的防曬產品,對皮膚較不會留下傷害1
 
原來,補充維生素D那麼簡單~
  維生素D膳食參考攝取量(DRIs)如表一,由食物來源的維生素D主要存在動物性食品中,如乳製品、鮭魚、秋刀魚、肝臟等,植物性來源則以蕈菇類為主,其中黑木耳含量最為豐富(如表二)。曬太陽則是獲取維生素D最經濟實惠又方便的方式,亦不會有過量產生毒性之疑慮;一般而言,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之間,只要5-10分鐘的曝曬,就可以獲得免費、足夠維生素D1,不需額外花錢添購營養補充劑,所以假日不要再宅在家裡,到郊外踏青曬曬太陽吧!
 
表一、維生素D參考攝取量
年齡層
微克/
1歲以下;50歲以上;孕期
10
1~50
5
 
 
表二、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食物種類
維生素D (微克/100)
黑木耳
49.2
鮭魚
22.0
秋刀魚
19.0
乾香菇(經日曬處理)
16.8
吳郭魚
11.0
植物奶油
10.0
全脂奶粉
9.5
鴨肉
3.1
濕香菇
2.1
雞蛋
1.6
豬肝
1.3
奶油
0.5
豬肉
0.1
 
 
 
 
 
 
 
 
 
 
 
 
 
 
 
 
 
 
【參考文獻】
1. Michael F Holick (2004). Sunlight and vitamin D for bone health and prevention of autoimmune diseases, cancer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 J Clin Nutr, 80 (suppl), 1678S– 88S.
2.李美璇、林以勤、黃怡真、黃琳媛(2009)。國人維生素D營養狀況初步分析結果:由NAHSIT 1993-19962005-2008
3.林慧淳(2011)。全球最夯明星營養素:維生素D!防癌、失智、抗憂鬱。康健雜誌147: 58-61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