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教育防治講座-化療期間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飲食-如何調整?

 

📗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白血球低下之處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4fJJ5L9I40&list=PL7pymfPp85ieJWz5Sy_YwL0tH8cHIBBnl&index=2

 

對於接受化學藥物治療的病患針對嗜中性白血球低下一直以來都是醫療團隊特別照護及衛教的重點議題。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是正常人體內白血球數量最多的一類,為顆粒性白血球(granulocyte)的一種,主要功能在於以吞噬方式抵禦外來感染源或非自體物質的侵入,為人體免疫功能重要的第一道防線,故當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狀況會造成感染發生率提高,間接影響後續治療計畫,甚至病患死亡的嚴重後果。因此,在給與病患相關藥物治療期間應充分提醒平時應作好避免感染措施,包括飲食等。

針對化學藥物治療中或骨髓移殖的病患一般即會建議在飲食方面需特別注意,也就會有所謂的嗜中性白血球低下飲食”(如表一),雖然學理上不會有太大的爭議,但是也一直未獲得科學性研究證實,但臨床照護過程一旦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等同遭受伺機性感染發生率也隨之增加。所以,除了自身防護注意外,飲食內容及方式一直被視為治療過程中可避免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否所有的病患均遵循嗜中性白血球低下飲食”,通 常臨床 醫師建議治療前後應該使用此類食物,基本上嗜中性白血球(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低於500 /mm3以下為原則,但臨床治療期間並無法以症狀而判斷嗜中性白血球的數目,確切狀況必須經由血液檢驗結果才可發現。因此通常開始執行化學藥物治療時也同時要求病患遵循相關嗜中性白血球低下飲食”,秉持概念就是防範勝於未然。至於遵循期間要多久?這倒沒有定論,不過基本原則應以嗜中性白血球恢復狀況(> 1500 /mm3)即可不再需嚴格遵守。

就如同前面所述目前全世界並未有一個正式的應用準則,包括國內各醫療院所診療準則常會參考的美國國家癌症治療準則(NCCN Guideline)在防範化療期間因嗜中性白血球低下而感染的處理準則中也並無提及使用嗜中性白血球低下飲食”;但美國腫瘤護理學會(Oncology Nursing Society, ONS)化療建議雖然目前無研究證明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病患限制飲食與較低感染率有無相關性,但仍應保持基本原則如避免未煮熟的肉類、海鮮、蛋及未洗淨的蔬果。美國農業部(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也針對癌症病患食品安全建議:1. 可食用以巴氏滅菌法的果汁及乳製品;2. 在處理、準備及吃食物前一定先用溫和適當清潔用品清洗雙手;3. 不吃過期或保存不當的食物;4. 生鮮肉類(包括魚、雞等)應小心儲存於適當的容器,避免汁液沾汙至其它的食物上。但這並未特別針對新鮮蔬果作限制。

在講求實証醫學的時代,確實還有些疑惑需更進一步去解決。例如:(a).那些食物選擇或準備食物的技術更可以提高病患的順從度?(b).是否特殊癌症病患對此類食物攝取可穫得最佳效益?(c).在不使用其它藥物(如抗生素、刺激白血球生成素或隔離措施)的情況,是否也有預防感染的效果?(d).是否化療一開始即應開始嗜中性白血球低下飲食”或者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發生時才進行?當然,這些仍待進一步大型研究印證。不過,一般化療階段嗜中性白血球可能降低至最低點的時間大概為第5~10,視不同藥物類別、組合、劑量、病患個體、輸注時間、飲食狀況等而不同有所差異。正如同諺語所指小心駛得萬年船”,不管在化療期間的飲食務必要特別注意,但並非只有狭隘的飲食限制,只要秉持清潔、乾淨、熟食為原則,均衡飲食(高蛋白食物如食用豆類、乳類、瘦肉、魚肉、蔬果等)為要點,如此一來才可獲得營養補充,進而使身體狀況快速恢復,即提高病患用藥期間之生活品質,更可安撫驚慌失措的心靈。 

彰基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林逸祥藥師

 

表一 、嗜中性白血球低下飲食準則3

1. 避免所有未經清潔之蔬果,烹煮過蔬菜、水果罐頭或果汁較佳。

2. 避免生鮮或未熟的肉類、魚及蛋,一律烹調熟食。

3. 避免沙拉吧、水果吧,真空包裝會比剛切薄片的肉品來得好。

4. 避免生花生(Raw nuts),但可食用相同成份烘焙過的產品。

5. 確認食用的乳製品是經過巴氏滅菌法。

6. 避免飲用生水,最好是煮過的開水。

 

🔎歡迎訂閱 賴鴻文醫師『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https://reurl.cc/Q7vRkM

陸續會在整理相關影片給大家希望以上內容會對您有幫助~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