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在台灣發展及現況

     同樣是亞洲國家,目前內視乳癌微創手術在台灣乳癌患者的應用相較於日本、香港、中國大陸、及韓國仍屬萌芽階段,國內相關經驗及資料都相對缺乏。為確切瞭解台灣國內發展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的過程、現況及結果,筆者邀請國內三家較早發展及目前有常規施行內視鏡乳癌手術最多的醫院及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 賴鴻文醫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 郭耀隆醫師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 洪進昇醫師)成立台灣內視鏡乳癌研究合作團隊(Taiwan Endoscopic Breast Surgery Cooperative Group, TEBSCG)。希望結合台灣目前主要施行內視鏡乳癌手術的醫院,來瞭解台灣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在台灣推展的情形,及應用於治療台灣婦女早期乳癌的效果。

    根據TEBSCG的資料庫,自民國985月至今1033月,目前有登入的大約有220名台灣早期乳癌的患者接受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這些患者平均年齡49歲,腫瘤大小為2.1公分;其中20.8%為原位癌,33.2%第一期乳癌,38.1%為第二期,有5.9%為第三期。大部分(84.2%)接受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的患者為採全乳房切除手術,另外15.8%為進行內視鏡乳房保留手術。(這可能是因為傳統全切除手術傷口較長,醫師與患者認為較需要採用內視鏡手術,而許多小腫瘤乳房保留手術本來傷口就不大,所以差別就沒那麼明顯)

 

      在這近180名接受內視鏡乳房全切除手術的患者中,71.8% 有接受立即乳房重建,六成接受果凍矽膠乳房重建,四成的患者接受腹直肌皮瓣乳房重建。術後產生併發症的比例約10%,大部分是跟傷口相關的問題。在患者術後外觀的評估上80%為良好,12.4 %尚可,7.6%的患者外觀評為不滿意。

 

      在癌安全性分析上,在平均追蹤時間兩年(1-58)的過程中, 有4(2%)病人發現手術邊緣有陽性癌侵犯,其中大部分(75%)是接受保留手術的患者。這些患者接受再次局部切除手術及後續放射線治療,目前並未發現復發或轉移。有兩位(1%)患者發現有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的患者也有兩位(1%);一位非常年輕(33)的三陰性雙側乳癌患者,術後14個月後死於多發性腦轉移。從以上的資料顯示,台灣發展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的時間相較於一些亞洲國家來說雖然起步較晚,然而過去三年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以內視鏡乳房手術應用於台灣婦女早期乳癌的初步結果來看,其安全性是可以接受,患者接受度及滿意度都相當的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ng-Wen Lai 的頭像
    Hung-Wen Lai

    賴鴻文醫師部落格:賴鴻文醫學天地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