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教育防治講座【諾曼癌素於轉移性乳癌應用】

 

一、諾曼癌素於轉移性乳癌應用

       那諾曼癌素在轉移性乳癌,有沒有使用上的證據。

       早期他們做臨床試驗是跟Megestrol(麥格斯口服懸液劑)藥物來做比較,可以發現相較於Megestrol藥物,妳使用諾曼癌素,它反而可以有效提升整體的存活率。

 

       那目前來講芳香環酶抑制劑在於轉移性乳癌上第一線比較建議使用,是因為相較於使用泰莫西芬,芳香環酶抑制劑整個有效的反應率大概是3~4成左右,泰莫西芬大概只有2~3成的有效反應率。疾病從開始治療到疾病進展,或是病人無病存活期的時間,如果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大概都是9~10個月之間的範圍,如果今天是使用泰莫西芬,大概有效時間是6~8個月的時間,所以目前芳香環酶抑制劑是針對有些停經後轉移性乳癌或是局部晚期乳癌,比較建議第一線使用的標準藥物治療。

 

     那假設在治療過程中一開始病人有效比例是蠻高,那慢慢的發現到治療半年、一年之後,陸續很多病人可能有疾病進展或是說治療沒有效的情況。他們去做分析發現說,原本基因突變的情況是很少,但是在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治療過程中,後來因為ESR1 mutation 的機會就會增加,這個增加比例的話可以到2成左右,這個情況是造成後來藥物使用沒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造成荷爾蒙治療使用的有些抗藥性產生,它的機轉其實是很複雜,所以我們剛講的ESR1 mutation之外,其他包含像mTOR inhibitor mTOR產生以及P13-K或是像HER-2,都可能造成荷爾蒙治療藥物,產生沒有效的情形。

 

        那如果我們原本是使用芳香環酶抑制劑,像使用非類固醇的芳香環酶抑制劑: 復乳納或是安美達錠,那之後使用固醇類芳香環酶抑制劑: 諾曼癌素這類型的藥物,是不是一個合理的藥物選擇,它們機轉事實上不太一樣,我們知道芳香環酶抑制劑是藉由抑制芳香環酶,來減少雌激素產生,但是妳會發現傳統非類固醇類的抑制劑的話,它主要是抑制在Cytochrome P450Aromatase 使這個激素減少,那如果是屬於類固醇類的像諾曼癌素這類,它會直接跟芳香環酶直接接合,結構跟雄性素或睪固酮比較類似,所以它會直接跟芳香環酶接觸,那所以抑制的方式是不太一樣,它們兩個藥物之間彼此是沒有Cross resistance(交互抗性)的情況,就沒有抗藥性的產生。

 

       那過去研究告訴我們,假設病人之前使用復乳納或安美達錠這類型的芳香環酶(非類固醇類),之後接續使用諾曼癌素(固醇類)的話,它整個有效的比例可以從5%26%之間,代表說有一部分的病人轉過來這邊還是有效,如果是疾病穩定或是病人疾病沒有進展的時間,大概可以維持半年以上的機會,將近一半左右(差不多2~6成之間不等),代表說如果病人她之前是使用過復乳納或使用安美達錠,後來疾病進展,希望再使用AI(芳香環酶抑制劑)治療的話,可以轉成這種像諾曼癌素不同類型的芳香環酶抑制劑來使用,大概維持6個月有效穩定情況,大概一半的病人能達到這樣效果。

 

        那一個很重要臨床試驗BOLER02,如果在早期使用過芳香環酶抑制劑,病人產生疾病復發或轉移的情況之下,那我們會轉成第二代的芳香環酶抑制劑 (合理的選擇是諾曼癌素),如果單獨使用諾曼癌素,剛有提過第一線平均是10~12個月,第二線之後大概是4~6個月的時間,如果我們用諾曼癌素平均來講,它Control組諾曼癌素平均有效時間 2.8~4.1個月(大概4個月有效控制)。 如果我們今天是mTOR Inhibitor (mTOR 抑制劑)癌伏妥合併諾曼癌素使用,可以把無病存活率有效延長6.9~10.6個月,不同的觀察組分析結果,代表現在口服的標靶藥物,如果接續傳統的復乳納(芳香環酶抑制劑),可以有效抑制病人整個疾病復發的風險。

賴鴻文醫師乳癌教室 

 

賴鴻文醫師乳癌教室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