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一、前言

乳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再加上以放 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為輔助。
當乳房切除後,除了傷口的疼痛及外觀的改變外,可能會有下列現象出現:
手術側的胸壁緊繃感‚手術側的肩關節活動度的下降ƒ手術側的上肢無力„日常活動功能的障礙…手術側的手臂麻木或感覺異常†手術側的上肢淋巴水腫現象、、等。 

二 關於術後的感覺問題
在手術側的胸部及手臂可能會有特殊感覺,大致分為三種:
1傷口感覺:

傷口部位可能會有疼痛、不適或牽扯的感覺。如果在執行運動時,感到傷口不適或拉扯,就停留在當時的姿勢,不要刺激到傷口。
2幻覺:

覺得已被切除的乳房及乳頭仍然存在,這種感覺與截肢後的幻肢感覺一樣,隨著時間會慢慢消失。
3傳導感覺:

手術側的手部、手臂、肩膀或胸壁可能會有一些奇怪的感覺,如麻木、針刺感、觸電感、沈重感、燒灼感或有「水滴」沿手臂下流的感覺。這些感覺可能在疲累、情緒不穩或天氣變化時特別明顯,這是因為手術時皮表神經受損的緣故。 可以用另一側的手輕輕拍打感覺異常的地方,以減低敏感度;隨著神經的再生,上述感覺會逐漸減弱。

三、復健運動目的
希望能預防或減輕上述這些症狀,可藉由病人衛教及復健運動治療,幫助病人恢復到她所期盼的程度,及預防乳癌術後的一些副作用,以促進未來自我照顧的能力及提高生活品質。

四、關於術後的復健運動

對於原發性乳癌術後的復健, 包含三大部份:
1改善手術側肩膀關節活動度。
2加強手術側上肢肌力的訓練。
3維持心肺耐力功能的訓練。

五、運動的一般原則與注意事項
•執行運動時,身體要放輕鬆;運動中途,若感覺勞累,可隨時休息。
•執行運動時,要配合平順的呼吸,避免閉氣。
•當活動角度到自己覺得會疼痛時,可在此角度暫停15秒,疼痛緩解後,可再增加角度直到恢復到手術前的角度。
•術後不需放射治療者:每天施行2~3個循環的運動,直到肩膀活動度恢復到手術前的角度。
•術後需放射治療者:應在皮膚可忍受的範圍內繼續做肩關節活動度運動,並在放射線治療結束後的兩年內,保持復健運動的習慣。

六、乳癌術後的運動
•乳癌術後一週內可執行的運動。
•乳癌術後,拔除引流管或拆線後的運動,     約14天左右。
•當肩膀活動已完全恢復正常,可以開始做     上肢肌力訓練。
•每個階段,每種運動一次做10下,一天做2~3次循環。
•以下運動是以右側乳癌術後為介紹。

七、乳癌術後一週內可執行的運動

•放鬆
•首先讓全身肌肉放鬆,可以聽音樂,讓身心在休息的狀態,再開始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腹式呼吸
•身體平躺,將一手置於上腹另一手置於上胸前。鼻子深吸氣,讓腹部鼓起,上胸保持平坦,之後用嘴巴緩緩吐氣,讓腹部恢復原狀。再逐漸改為坐姿,再進步為站姿。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八、輔助肩膀上舉
•手術後1~3天,可以做雙手合握,手肘打直向上舉,不可超過45度。
•手術後3天後,可以做雙手合握,手肘打直向上舉,不可超過90度。
•在任何角度感覺傷口疼痛時,可停留在當時姿勢,做幾次腹式呼吸後,再繼續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九、繞肩運動
•坐在椅子上,雙手放輕伸直,緩慢地將雙側肩膀由前方向上抬高,再從後面繞回來。
•步行
•術後臥床居多,鼓勵早期下床多步行。
•可改善心肺功能及肌耐力,由一天可步行30分鐘。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十、乳癌術後,拔除引流管或拆線後的運動, 約14天左右
•依前一週之運動繼續執行
•如:腹式呼吸、輔助肩膀上舉及繞肩運動。
•輔助肩膀上舉:
•平躺於床上,做雙手合握,手肘打直向上舉,可超過90度。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十一、擴胸運動

•坐在椅子上,雙手交握手心向前,提高到前額,逐漸上提到頭頂;雙手再沿後腦下滑到頸後,開展雙肘,維持15秒,再回到開始的姿勢;可改為站立來執行。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十二、毛巾運動

•雙手放在背後,抓毛巾,由左手拉右手,右手儘量地往上背移動到最高的位置,維持15秒,再回到開始的姿勢。
•接下來兩手交換,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由左手拉右手,往下背方向儘量移動,維持15秒,再回到開始的姿勢。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十三、爬牆運動

•右手按住牆壁,與身體成90度,身體不要歪斜,手肘打直,用手指順著牆壁往上爬到最高處時,維持15秒,再以同樣的方式向下移到開始位置。
•然後身體轉為側面,用手指順著牆壁往上爬到最高處時,維持15秒,再以同樣的方式向下移至開始位置。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十四、手臂鐘擺運動

•左手支撐於椅背上或桌上,右手手臂自然垂下,身體前後擺動,帶動右手前後擺動動作。
•再做身體繞圈帶動右手繞圈動作。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十五、側胸伸展運動

•坐在椅上子,身體坐直,右手插腰,吸氣時,將身體緩慢彎向左邊,吐氣時,身體緩慢再彎向右邊,然後再回到開始身體坐直的姿勢。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十六、肩膀活動已完全恢復正常,可以開始做上肢肌力訓練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十七、二頭肌肌力訓練
•坐在椅上子,右手放輕伸直,手心向前,手肘緩慢向上彎曲,再恢復到原來姿勢。
•肩膀上舉肌力訓練
•平躺,膝蓋彎曲,右手伸直在身體側邊,高舉過頭,貼耳邊,再恢復到原來姿勢。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十八、三頭肌肌力訓練

•坐在椅上子,右手抬高,手肘彎曲到耳邊,緩慢地手肘緩慢地向上舉高伸直,再恢復到原來姿勢。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十九、肩膀飛翔運動

•平躺,右手打開伸直與肩膀同高,將肩膀擺外展90度開始,把肩膀舉起,朝向左手肩膀移動,再恢復到原來姿勢。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

二十、術後如何預防淋巴水腫

•避免增加淋巴液過度的產生:
適度的運動,避免使用手術側的上肢做勞累的工作,如提重物、推重物、練習舉重、、等;一般日常生活活動則不需限制。
使用手術側的上肢做較輕微的工作時,中途應多休息。
蒸氣浴、泡溫泉、日光浴、 熱敷、深部按摩都會導致血管擴張而增加淋巴液產生,都必須避免。
搭飛機時,建議要穿彈性手套,因為高空飛行,淋巴水腫會更嚴重。

•減少阻止淋巴液回流的因子:
量血壓要避開手術側的上肢。
緊身的衣服或手飾,會阻礙淋巴液回流。
避免於手術側的上肢抽血、注射、打點滴、針灸或放血。
保護手術側的上肢皮膚,避免針刺、刮傷、燒燙傷或蚊蟲叮咬、、等外傷。
若手術側的上肢有發紅、發熱或異常腫痛時,應儘速求醫。
保持適當體重及均衡的飲食(低鹽高纖)。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