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教育防治講座【乳癌手術進展-腋下淋巴手術】
一、乳癌手術進展-腋下淋巴手術
其實乳癌手術的進展是很複雜的,早期最早在17世紀,這個滿清十大酷刑就把人綁起來,用燒紅的鐵鉗把乳房割除掉,那在我們現在看來是很殘忍的行為,但是代表在17世紀就知道乳癌是可以藉由手術的方式來治療。
那早期大家可能比較清楚少奶奶俱樂部,就是指整個乳房全切除,這種叫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就是把乳房整個移除,淋巴結例行的做廓清,因為早期那時候的乳癌,都是比較局部晚期,所以乳房不太不適合保留,那時淋巴也常常有感染,所以淋巴廓清認為是標準的治療方式。
但是其實腋下淋巴是比較複雜,有很多的神經血管,那例行的去做淋巴廓清,其實也容易造成神經血管的受損傷,這是後來產生淋巴水腫的問題。
那這是在門診上會看到病人像這種情況 — 腋下淋巴水腫 (影片01:20),假設我們例行做淋巴廓清(腋下),那後續做化療以及術後放射線治療之後,大概有3~4成的病人在長期的追蹤,會有腋下淋巴水腫的併發症。
那目前淋巴的分佈在腋下這邊,我們可以把它分成3個區塊: 外側、中間、內下區,以前乳癌容易有淋巴轉移,所以認為淋巴廓清是標準的治療,但是目前在台灣幾乎一半以上診斷出乳癌,淋巴是沒有感染的,之後例行的做淋巴廓清好像不是那麼必要。那有前哨淋巴的概念,所謂前哨淋巴就是假設乳癌有轉移的第一顆淋巴,我們叫哨兵淋巴(前哨淋巴),那如果這顆淋巴有感染的話,後續淋巴有感染的機會比較高,如果這顆淋巴是沒有感染的話,後續淋巴有感染的機會就比較低,這個叫前哨淋巴的觀念。
那我們在開刀中,前一天讓病人去住院打藥,開刀當天早上去做前哨淋巴的注射。
然後手術中,去找出這顆前哨淋巴作冰凍化驗,如果淋巴結是沒有感染的大概就是不需要去清淋巴,那如果說淋巴是有感染的話,可能還是建議把淋巴廓清,可以再減少後續復發的風險。
總結 :
手術前檢查: 淋巴有感染,腋下淋巴廓清;
淋巴若無感染,做前哨淋巴切片。
手術中: 淋巴有感染,腋下淋巴廓清;
淋巴若無感染,不需廓清淋巴,腋下淋巴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