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纖維囊腫?都是良性嗎?

一問:什麼是纖維囊腫?為什麼要定期追蹤?

 

答:只要有乳房組織,任何年齡多多少少都會有纖維囊腫發生,80~90%的婦女都會有。小的纖維囊腫不一定摸得到;尤其是1公分以下,觸診也不一定會發現,經由醫師做專業檢查早期發現,就更為重要。最困難的是多發性纖維囊腫,這時一定要由專業醫生經由超音波細密診斷,非常花時間。

定期追蹤,為的是早期發現。一般而言,癌細胞由一分化成二,大概是120~180天,也就是4?6個月。一開始0.5公分時,可能很規則,半年後可能變成1公分。在0.5公分時檢查不出來,還沒有太大關係,但是大到1公分,還檢查不出來就不好了。如果有多發性纖維囊腫,最好3~6個月定期追蹤,追蹤期間如果有大小變化,就要做穿刺,這就是醫生為什麼對纖維囊腫建議追蹤的原因。

二問:為什麼1公分大小是關鍵?

什麼是纖維囊腫?都是良性嗎?

答:1公分屬於第一期,1公分以下的乳癌是可以不做化學治療(淋巴感染除外),1公分以上才能觸摸出。根據統計,乳癌於零期(乳管內癌)發現,治癒率高達98%;第一期(2公分以下)治癒率80~90%﹐第二期(2~5公分)只有70%

這涉及乳房自我檢查能否降低死亡率。一個是有症狀才去檢查,而有症狀再去檢查,通常已經是第二期;一個是沒有症狀而做檢查,篩檢是發現早期癌症的最佳途徑,治癒率高。根據1998年美國在上海做的研究顯示,自我檢查無法降低乳癌的死亡率,因為病人發現硬塊再到醫院檢查,通常已經是第二期。在美國由於篩檢的緣故,零期與一期發現佔60%,台灣大部份是第二期。目前台灣乳癌罹病率第二高、僅次於子宮頸癌,死亡率卻超過子宮頸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目前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美國高峰期是55~70歲,台灣是35~50歲。

三問:什麼情形的婦女應該定期到醫院做篩檢?

 

答:35歲以上、高危險群的婦女最好定期檢查。高危險群包括:有家族病史、有增生性的乳房疾病、多發性纖維囊腫、月經來得早或停經晚、30歲以後生第一胎或是沒有生育者、長期服用荷爾蒙等,這主要是因為乳癌發生與荷爾蒙分泌有關。

但是定期篩檢的健康意識仍然不足,即令子宮頸抹片定期篩檢已屬健保給付,仍只有一半左右婦女做到。我們很多病人一來檢查就是乳癌,但是在此之前,完全沒有紀錄。如果能早做篩檢,情況完全不同。

四問:聽說有些病人檢查發現有癌細胞可能,卻不願意動手術?

答:這是認知偏差,有些病人誤解以為如果是非良性腫瘤,一旦做切片或穿刺反而容易造成轉移。事實上,癌症即使不去切片、穿刺,它要轉移還是會轉移。如果不轉移、沒有症狀,就不叫癌症,就不用管它。一旦穿刺或切片發現癌症,要儘快在兩個星期內處理。如果超過兩個星期,效果就會較差。

 

圖文取自康健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