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治療晚期肺腺癌 不可逆標靶藥增存活期
作者: 林宜慧╱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8月11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林宜慧╱台北報導】

一名60歲晚期肺腺癌女患者,因恐懼化療而拒絕後續治療,不料病情加重,咳到幾乎喘不過氣被家人送醫,當時已有腦部轉移,還要靠氧氣才推進診間。檢測發現具EGFR基因突變,第一線採標靶藥物後控制住病情,目前行動自如,正常生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夏德椿(上圖)表示,當驅動基因將正常細胞轉換成癌細胞,導致體內腫瘤擴散難以手術處理時,得藉由藥物控制,近年來由於EGFR-TKI(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胺酸激?抑制劑)問世,對於EGFR突變基因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腫瘤反應率大幅提升,整體存活期相對優於以往僅有化療年代的患者。

醫學是科學,需依照數據及檢測結果作為治療基礎,隨著近年晚期肺癌治療的多元化選擇,夏德椿解釋,醫療行為彷彿一門藝術,主治醫師就像是位裁縫師,為患者進行一連串全身檢查,在了解每位患者的年齡、體能、腫瘤及基因等臨床因子後,進而量身選用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夏德椿提到,主治醫師會於治療前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並提供衛教資訊,以期患者有足夠心理準備面對接下來的治療,且患者若於第一線即選擇適當藥物,不僅能增加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整體存活期通常也具較佳的表現,患者亦可減少重新面臨新藥及換藥的不適。以今年ASCO(美國臨床癌症學會)跨國研究報告顯示為例,不可逆標靶藥物用於第一線治療,能顯著延長晚期肺腺癌EGFR基因突變陽性結果患者整體存活期,對於醫病雙方都是振奮人心的一大消息。

一般而言,服用肺癌標靶藥物會因個人體質產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此時可透過藥物給予緩解,患者無須過度擔憂。此外,夏德椿建議,晚期患者應專注在治療過程的身體狀況並及時反應,同時保持輕鬆的態度,在治療過程中仍可追尋自己想做的事情,保持快樂的心情也將對晚期肺癌治療有莫大助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乳癌
    全站熱搜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