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理腫瘤與癌症都需關注 有助患者存活率生活品質
罹癌衝擊患者和家屬身心,台灣每年新發癌友中約5000人產生嚴重精神困擾,社會應關注「心理腫瘤學」,有助患者生活品質與存活率。
台灣每年約10萬名新癌友,據調查治療前2年內約有5%癌患(約5000人)會產生嚴重精神困擾,包括憂鬱症、失志症候群等,尤其以外觀最受影響的頭、頸部癌最需立即精神照護,其次是乳癌及胃癌患者。
癌友不只面對身體疼痛,從癌症發生那刻起,對癌友或照護者,首當其衝都是心理衝擊,包括確診的低潮、治療過程的不安及面對死亡威脅陰影等。
癌症一直是台灣人死因之首,平均每5人就有1人因癌症而死,心理腫瘤學近年開始受重視,目前已廣泛被用於癌症整體照顧;國外研究經驗也顯示,在臨床應用心理腫瘤學,對病患存活率、生活品質都有正面助益。
國際上已更進一步結合心理腫瘤學與緩和醫療,成為支持性部門,之前有研究指出,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經診斷後早期介入緩和醫療,可增加患者30%存活率,可見心理支持可幫助不同階段癌症患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乳癌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ng-Wen Lai 的頭像
    Hung-Wen Lai

    賴鴻文醫師部落格:賴鴻文醫學天地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