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癌友化療後還能正常生育嗎?醫師這樣說

 

沒生病過的年輕人,醫療常識往往貧乏。化療中她月經沒來,問了醫生才知道,已遭化療破壞,被迫接受以後要一個人,現在她有機會遇到年輕癌友,都會提醒要和醫生討論保留生育能力。(乳癌病人,康健雜誌145)

對於許多女性癌症病人,能否生小孩、有沒有生理週期都是件大事,但病人面臨的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或手術等都可能造成卵巢功能下降甚至衰竭,最後造成無法生育;可是卻有許多病人和這位乳癌病人一樣,並不知道癌症治療會影響到生育,也不知道其實有選擇可以保住他們的生育力。

 

如果您也擔心癌症本身、或是癌症治療會傷害生育功能,建議跟您的醫療團隊詢問有關如何保存生育能力。

 

癌症治療與生育風險

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與手術等癌症治療可能破壞一個人的生育能力,不能生育(infertility)是指無法受孕或妊娠(不能自己懷孕或是用自己卵子生小孩)。女性打從在媽媽肚子裡時,卵巢就存放了近700萬顆卵子,出生時約留存200萬顆,到青春期後卵子就不再分裂,只剩下25萬~30萬顆卵子在卵巢中待命,等待接收到荷爾蒙作用後產生排卵準備受孕,然而在接受化學治療後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調,荷爾蒙失調的成因與過程頗為複雜,主要是因為卵巢濾泡細胞被化療藥物傷害後,無法分泌正常女性荷爾蒙造成停經或無法排卵性月經,進而影響生育能力

不是所有的癌症治療都會造成不孕,不孕可能是暫時性、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很多時候,很難去評估癌症治療影響生育能力的程度。一般來說會從以下幾個面向去考量:

 

  • 病人的年齡
  • 癌症的類別、期別
  • 治療計劃(化學治療的藥物與劑量、放射線治療的部位與劑量、手術的部位)
  • 治療前病人的生理狀態(如卵子的品質或卵巢是否纖維化、卵巢功能等)

 

 癌症治療對於生育能力的影響包括以下幾方面:

1.手術治療:罹患某些婦科癌症有可能必須切除子宮或卵巢,例如子宮頸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

2.放射治療:罹患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直腸癌或淋巴癌而須要接受腹部及骨盆腔放射治療時,放射線造成之游離輻射會對卵巢造成傷害,進而失去部分或全部的卵巢功能。一般而言,病人年齡越大、照射範圍包含骨盆腔及照射劑量越高,引起卵巢功能的喪失越大

3.化學治療:許多癌症的治療須要使用單一或多種化學藥物,這些藥物除了對於快速分裂的癌細胞會產生毒性外,也可能危及卵子及卵子周圍的顆粒細胞

依照癌症治療藥物對卵巢傷害程度的高低,可分為下列三大類:

(一)高度風險:全身性放射線治療;例如癌德星(cyclophosphamide)、瘤克寧(chlorambucil)、威克瘤(melphalan)、補束剋(busulfan)等;

(二)中度風險:順鉑(cisplatin)、阿黴素(Adriamycin)

(三)低度風險:撲類惡(bleomycin)、放線菌素(actinomycin D)、敏克瘤(vincristine)、滅殺除癌錠(methotrexate)及服樂癌(5-fluorouracil)

 

圖文取自康健雜誌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