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治療觀念:術前化療

彰化基督教醫院 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 陳達人 主任
出處:癌症妨治季刊第二期之乳癌

 

台灣的臨床試驗大多是在幫國外的研究收案。2005年我設計一個臨床試驗案,花了一年半的申請時間,終於通過藥廠國外總公司的審核,給了一百萬美金(約三千三佰萬台幣)的研究經費。對我來說,是給予乳癌治療專業的肯定,錢的多寡不是問題。

     

   術前化療是在確診罹癌後,不以開刀切除腫瘤為第一要務,而改先做化療,希望腫瘤消失或縮小,以期能保留乳房為目的,並能先了解該化療對病人的療效。ㄖ但這個先做化療加標靶治療的臨床試驗,一開始的收案非常不順利,雖然在我的行醫經驗中,婦女罹患乳癌雖然最在意的是「乳房可不可以不切除?」。
 

     但病人卻會說:「腫瘤在體內,不趕快開刀,一定會更嚴重,還是命比較重要」,不但對納入試驗有疑慮,連慕名而來的病人都跑掉了。這種情形對同樣收案的台大醫師也無奈的談到有病人嚇跑的情形,讓我們很挫折。為此我向美國排名第一的癌症醫院M.D.Anderson Cancer Center乳房腫瘤科Buzdar教授請教,因為「術前化療」是該院乳癌病患治療的第一選擇(90%的病人選擇先做完化療再開刀),為何未見病人怯場?Buzdar教授在了解台灣情形後,解釋應是表達訴求與病患觀念的問題。

 

let the tumor helps(讓癌腫瘤幫助您)
 

    病人被宣佈得癌症,第一反應是「為什麼是我?」、「怎麼那麼倒楣?」,想馬上把癌細胞趕出體外,最好可以得什麼秘方,讓癌細胞自動消失。
 

    確定得到乳癌後,傳統療法的第一步是開刀,然後是藥物治療。病人常問「哪一個藥是最有效的?」,「哪一個藥是最適合我呢?」其實一般醫師選擇藥物都是依據文獻發表的統計數據,就是所謂的實證醫學,再則就是要考量建保給付規範;但精確的選擇「最適合的藥物」,誰能幫忙?答案是「妳的癌細胞」。
 

     舉例:就像A族群 =對藥物有反應的族群,佔全體的70%B族群 =效果不好的30%;沒人可以事先保證妳一定是屬於AB。但是利用「術前化療」,癌腫瘤卻可以幫助您。因在打化療藥時,癌腫瘤還在,如果此類藥物有效,腫瘤會縮小,甚至會消失。這樣也幫助醫師了解哪一類的藥物是適合您的,做為以後處方的參考;如果「術前化療」失敗,則在開刀後改以輔助治療時,也幫助醫師在處方時了解哪一類的藥物是不合適,應予以排除,避免再度使用。因不管是否當紅的藥,不管是貴還是便宜,選到合適的才是最重要。
 

    術前化療療效評估中,是採用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之三維高解析血流都卜勒功能的 Voluson 730 (GE-Kretz Zipf Austria)超音波掃描儀,此機型可以在三維平面上每秒顯示多達33 個三維掃描,所產生的三維數位影像可轉至電腦存檔,以提供B-mode 影像與高解析血流都卜勒訊號之擷取,由經驗豐富的臨床專科醫判斷療效(如圖一)
 

    臨床上用超音波評估較為簡易,可多次重復操作,有時候我們也使用磁振造影評估準確度更高,惟花費也高。

術前化療病歷之高解析血流超音波三維影像:由左至右分別為治療前至第四療程後階段之高解析血流都勒訊號三維影像,顯示腫瘤縮小,新生血管跟著消失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