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上火 實火虛火症狀大不同
作者圖文提供/人類智庫 | 華人健康網 – 2014年11月16日 下午3:02
 
中醫所說的「火」有兩種意義,一種是指維持生理機能的正常之火,即身體元陽,是平衡陰陽的重要因素,此火不能缺少也不能過剩;還有一種是「五行」的概念,金、木、土、水、火。

 


中醫術語中,上火是因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上火屬於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證,在不同的臟腑器官就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如心火過剩就會心悸失眠、心煩;胃火大就有胃疼、大便乾燥、口臭等症狀;肺火旺可以有咳血、咳嗽、黃痰等症狀。

 


【上火的六個基本症狀】

是否上火了,看看有沒有以下症狀,有就需要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熱:身熱不適,有烘熱感。

紅:面紅目赤是上火最明顯的症狀。

乾:口乾、舌乾、目乾、大便乾。

腫:紅腫、牙齦腫痛等。

痛:一般都是口腔咽喉疼痛,如嗓子痛、牙痛。

煩:心火、肝火旺時容易心煩、易怒、失眠。

本文出自人類智庫《不上火身體就健康》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