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手術後的物理治療

資料來源:台中新陽明乳房外科診所院內網站

  對於乳房切除術後的物理治療,主要是著重在消除患側手臂的腫脹以及肩關節活動度的回復。由於手術所造成的傷口,以及部分患者需切除部分或全部淋巴結而影響循環,可能會造成患側手臂出現輕度腫脹的情形,此時可藉由擺位及上肢的活動來改善症狀。在躺著休息時,利用枕頭將患側手臂由上臂至手指逐漸墊高,墊好後的手指位置是最高的,並在此姿勢下做手掌開閤和手肘彎曲、伸直的動作,一天可做二到三次,每次約45分鐘;而在坐著或站立時,則可使患側手臂的位置高於心臟,同樣做手掌開閤的動作約20次,一天重覆三到四次。另外,應保持患側衛生,避免感染、受傷,不要穿太緊的衣物,也儘可能不要戴手錶、手環和戒指等首飾,以免因壓迫而影響循環。

  手術後肩關節的運動,是採漸進的方式,在手術後初期,引流管尚未移除且未拆線前,此時僅在不痛的範圍內活動,且手臂的活動大約限制在向前及向外張開30度,以避免影響引流管的位置,同時手臂因無力而無法舉高時,可以非患側來協助,或者是靠著牆做爬牆運動。當引流管移除後,但仍未拆線前,此時還是在不痛的範圍內活動,但活動的角度可增加至約手臂向前及向外張開90度。若傷口恢復正常,沒有感染或癒合不佳的情形時,在拆線後,就可以慢慢地逐漸增加手臂向前及向外舉高的角度,若是做爬牆運動,則可在無法繼續舉高的位置停約15秒來做拉筋運動。通常大約在手術後一個月到一個半月,肩關節的活動度可以逐漸恢復至正常範圍,其後仍需繼續做簡單的肩關節拉筋活動一年至一年半,以確定沒有因手術而造成的肩關節活動受限。

  在手術後,當傷口逐漸恢復且肩關節活動慢慢增加時,日常生活中諸如梳頭髮、刷牙、洗澡、吃飯及穿衣服等的活動,就可在活動範圍內,逐漸以患側來完成,大約是在手術後一個月到一個半月間,要能恢復到手術前,正常地使用患側來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動作,但是,若原來生活上有必須重覆使力及舉重物等較出力的動作時,仍必須調整方式,以避免造成手臂的傷害及引起腫脹。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