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淇淋補肥!立委王育敏爆:人工添加物大集合
NOWnews – 2014年7月15日 上午11:39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夏日炎炎,連鎖超商、超市、大賣場、速食店、百貨公司紛紛推出霜淇淋商品搶客,據報導,國內霜淇淋年總產值高達50億元以上!最近氣溫不斷飆高,隨處可見店家的霜淇淋販賣機前大排長龍,小朋友更是趨之若鶩。

 

  國民黨籍立委王育敏與董氏基金會今天(15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市售霜淇淋的含乳量有限,含糖量及熱量卻很驚人,甚至含有色素、香料、增稠劑、乳化劑、防腐劑等化學添加物,民眾多半渾然不覺。王育敏與董氏基金會強調,霜淇淋其實是人工添加物的大集合,吃多將對孩童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是國人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幫兇。 依現行法令,霜淇淋無須強制標示營養成分,形同國人健康把關的漏洞。立委王育敏要求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與國民健康署,應將市售霜淇淋、冰炫風、思樂冰等散裝冰品,列入「散裝食品標示相關規定」管理,規範販售的店家須明確標示散裝冰品的食品成分及營養標示,提醒消費者留意食的健康。 許多消費者都以為,霜淇淋的主要成分是牛奶。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澄清,即使是「牛奶口味」的霜淇淋,本身含乳量也有限。民眾如果以為吃霜淇淋比吃其他的冰品來得營養,完全是誤解!吃起來味道香濃的霜淇淋,主要成分其實是油脂,以及許多的糖分堆積而成,其他成分還包括增稠劑、乳化劑、防腐劑、各種香料、色素及其他添加物。與其說是用霜淇淋補鈣,還不如說是用霜淇淋「補肥」!

 

  王育敏也指出,超商霜淇淋廣告強打「嚴選最鮮明的亮橙色…日本天皇指定御用水果-夕張哈密瓜」、「全程以天然方式去除纖維並濃縮果液」、「台灣愛文芒果原汁與印度芒果泥比例調製」等文字,很容易誤導消費者以為霜淇淋的主要成分是芒果、哈密瓜等天然水果,卻未標示霜淇淋內含的其他成分與化學添加物。王育敏認為,店家有責任對消費者充分揭露霜淇淋的成分內容! 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近三成民眾每1至2週會吃一次超商或速食店的霜淇淋,也有近三成的家長會讓孩子每1至2週吃一次霜淇淋。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表示,超商販售的霜淇淋含脆皮在內,一支熱量高達200至250大卡,將近於1碗白飯的熱量!其他通路如超市、速食店賣的霜淇淋,雖然比較小支,但熱量也有150至200大卡之多!

 

  根據中西醫說法,夏天為了消暑吃霜淇淋,雖然可短暫使體溫下降,但其實反而會活化體內產熱機能,越吃越熱,甚至影響慢性病的控制。 董氏基金會最近公布「全台國小學童健康體位與生活型態調查」結果,發現有2成6的學童腰圍太粗,長大後罹患三高的風險,將高出正常學童2至5倍,顯見台灣兒少過重、肥胖的問題相當嚴重,而肥胖問題的主因便是過度食用垃圾食品。醫界也保守估計,我國近四成民眾有肥胖問題。立委王育敏強調,依現行衛福部預告的「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之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霜淇淋、冰炫風、思樂冰等冰品,在脂肪及糖的含量上都超標,並不適合孩童經常食用。 王育敏指出,在法規定義上,霜淇淋屬於散裝食品中的「加工食品」,成分大多不天然!

 

  王育敏在記者會現場作實驗,直接將食用色素加進霜淇淋中,攪拌後便可調出與坊間熱賣霜淇淋相近的顏色,令人咋舌!據報導指出,國內霜淇淋年總產值可達50億元以上,霜淇淋的銷售量已超越一般包裝冰品。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規定,市售包裝冰品必須在外包裝上,作出明顯的食品成分及營養標示。既然如此,王育敏認為市售霜淇淋、冰炫風、思樂冰等散裝冰品,也不該有例外。

 

  王育敏強調,為配合即將上路的「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之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與國民健康署,應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5條規定,一併檢討修正現行「散裝食品標示相關規定」,除了食品的品名、產地、製造日期/有效日期等事項外,也應增列食品成分及營養標示等內容,並將霜淇淋等散裝冰品納入該規定管理,讓消費者在購買散裝冰品時,能獲得更充足的資訊,以便消費者作好自我健康管理,有效控制體重,減少孩童與成人肥胖問題。

 

  對於立委質疑,全家便利商店發出聲明說,全家所推出水果口味霜淇淋均使用100%濃縮果泥和新鮮水果製成的果汁混合製成,加上水、糖、奶粉等為基礎原料;店舖所販售調理食品,依據目前法規,並未規範食品成份標示方式。故,均優先提供熱量等簡易資訊提供民眾作為選購參考。關於詳細的產品標示,因這類散裝食品並無外包裝,應如何標示,方能提供民眾需要的資訊,並且符合未來法規方向,將待與主管機關討論後調整;霜淇淋基礎原料包括水、糖、果汁和果泥,以及奶粉,並在考慮適口性和產品安定性以及法規規範下,使用適量食品添加劑(如乳化劑和水果香料)。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