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期認識

主題:分期認識-乳癌病理及期別介紹

癌症大學問-認識乳癌病理學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致死因的第四位,乳癌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和年輕化的趨勢(40[]以下佔29.3%)。由於乳癌本身的複雜性,理想的乳癌診斷仍須依賴傳統的病理組織學的判讀,而治療方法除了正確的病理診斷外,也須配合臨床表徵和常用之生物標誌(如:ERPRHER2/neu),才能提供病患最佳的治療。在此,我們簡單的介紹乳癌常見的病理分類及相關知識,希望加強一般民眾對乳癌的認識,幫助民眾如何看得懂病理報告。

 

乳癌的類型

  乳房原位癌可分成乳管內癌 (DCIS) 和原位小葉癌 (LCIS),其中以乳管內癌 (DCIS)較為常見,被認為屬前癌性或乳管不正常細胞早期生長階段,約占乳腺癌的5~10 %。原位性乳癌的診斷意義,是指癌細胞為非侵略性的,亦不會轉移。

  隨著乳房篩檢的普及和檢驗儀器的日新月異,乳房原位癌被篩檢出的機會因而提升,通常藉由乳房放射線攝影或超音波檢查,可以發現乳房有不正常鈣化點或小硬塊。乳管內癌 (DCIS) 在組織學型態可見粉刺狀、篩狀、乳突狀、及實心狀的病理變化;此外,乳管內癌具有多發性的生長特性,如果乳管內癌不給予適當的治療,約有70 %的病人會在首次診斷後的平均十年內,發展成侵略性的乳癌,而這類病人做乳房切除術,有百分之九十幾的機會可以治癒乳管內癌,其他的治療選擇,現在包括腫塊切除和放射治療。

 

  浸潤性腺管癌是最常見的侵略性乳癌,佔所有乳癌百分之70~80 %。浸潤性乳癌的臨床特徵,是在乳房周邊有一塊不整齊的硬塊,可以觸摸得到或從乳房放射線攝影等影像檢查所見,在腫瘤部位常發現微形鈣化。其常見的組織學型態,細胞可成管狀或鎖狀排列,有著不同程度的細胞分化及細胞有絲分裂情形,通常會在病理報告中會呈現,以提供臨床治療的參考。

 

  浸潤性小葉狀乳癌約佔所有惡性、侵略性乳癌的5 %。它最常發生於四十五歲至五十六歲的婦女身上。此類腫瘤在乳房放射線攝影中不容易顯現,且易有多發性的傾向,也就是另一側的乳房同時出現這種腫瘤的機會約有百分之三十;或者會出現在同一側乳房的不同部位。其常見的組織學型態,可見大小相似的腫瘤細胞,形成條狀排列或單一細胞浸潤。

 

  另外乳癌還有一些特殊的類型,如:派傑氏病(Paget's disease),其特徵是皮膚發癢和有鱗片,顯微鏡下腫瘤細胞浸潤在表皮中、小管狀腺管癌,此類型腫瘤細胞分化程度很好,看來像小管排列、髓樣腺管癌,腫瘤細胞在肉眼下呈腦細胞組織的顏色,顯微鏡下浸潤在淋巴球中、黏液性浸潤性腺管癌,侵犯性的腫瘤細胞會製造黏液、乳頭狀腺管癌,腫瘤細胞排列成小丘疹或手指狀突出的形式。

 

常見的乳癌預後影響因子

1.  淋巴結轉移:有淋巴結轉移,預後不好。

2.  局部侵犯:有侵犯到像胸壁或皮膚,預後不好。

3.  腫瘤大小:腫瘤越大,預後不好。

4.  組織形態:如上所述,浸潤性腺管癌比黏液性浸潤性腺管癌、小管狀腺管癌、黏液性浸潤性腺管癌,預後不好。

5.  病理分級:分化程度越差,預後不好。

6.  動情激素或黃體激素受體在腫瘤組織的表現:有動情激素或黃體激素受體的表現時,病患可以接受荷爾蒙制劑的


治療。

7.  淋巴血管的侵犯:若有,預後不好。

8.  腫瘤基因的表現或抑癌基因的消失:若有此現像,預後不好。

9.  新生血管的生成:也可能和不好的預後有關。  

彰化基督教醫院 病理科 陳志 榮主治 醫師

本文刊載:99.3.10癌症防治季刊第二期之乳癌

 

為什麼要分期?

  是為了做為治療方式的選擇、評估預後及比較治療方式的結果,而分期是依據:腫瘤大小(T),腋下淋巴腺轉移與否(N),遠處是否轉移(M)等TNM系統來分,一般分成:

 

乳癌的分期

【第零期】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第一期】病灶小於2公分且無腋下淋巴腺轉移之侵犯性癌

【第二期】病灶大於2公分或有腋下淋巴腺轉移之侵犯性癌

【第二期】病灶大於5公分或侵犯到皮膚胸壁或腋下淋巴腺有較廣泛的轉移

【第四期】有遠端轉移

 

 

 

 

 

 

 

 

 

 

 

 

 


至於能活多久,以過去統計的資料來看

【第零期乳癌】

五年無病存活率可達 95.6%, 而五年整體存活率可達 98.1%

【第一期乳癌】

五年無病存活率可達 97.0%, 而五年整體存活率可達 97.4%

【第二期乳癌】

五年無病存活率可達 92.1%, 而五年整體存活率可達 93.9%

【第三期乳癌】

五年無病存活率約為 66.1%, 而五年整體存活率可達 76.7%

【第四期乳癌】

五年整體存活率約為 31.8%  

 

而能活多久,說真的不是醫師能決定的,要看每個人的治療成果而異,

不過根據過去的統計結果大致可以看出越早期的乳癌愈後越好,

不管第幾期,最重要的是要跟醫師配合,好好的治療,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藥物及新的治療,病患的預後也越來越好。

 

 

乳癌資料庫1997-2010 (N=3822) 期別存活率及復發統計

 

 

本文作者:賴鴻文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 乳癌預防暨篩檢整合中心主任

                          陽明大學藥理所博士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乳癌
    全站熱搜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