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摸就沾上 2成幼兒園用品含塑毒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 2014年10月30日 上午6:10
〔自由時報記者黃佳琳、黃佩君/綜合報導〕

根據研究,目前全球有八種塑化劑具環境荷爾蒙特性,恐影響孩子的生殖、性向及性功能,高醫大和中山大學合作針對幼兒園進行快篩檢測,發現園內竟有二成物品被測出含這八種塑化劑。


這份由中山大學化學系教授謝建台和高醫環醫中心主任吳明蒼合作的研究報告,針對兩校附設幼兒園內的玩具、拖鞋、容器、文具約一千項產品,利用中山和高醫大目前開發出一台專利的快篩質譜儀,進行全面性的塑化劑快篩檢測。
目前已發現具環境荷爾蒙特性的八種塑化劑,分別是DBP、DMP、DOP、DEHP、DINP、BBP、DIDP、DEP,其毒性多為干擾子宮或男性生殖器官,甚至造成肝臟損傷,產生致癌物。


謝建台指出,此次快篩的產品中,大型戶外環境類高含量DEHP檢出率達十二.五%,主要來自於溜滑梯外層所包覆的軟墊,雖然軟墊可以保護孩子在遊戲中避免受傷,但孩子玩過溜滑梯後,手上卻會殘留塑化劑;至於孩子常接觸到的文具類,也發現色筆盒的外盒中含有BBP,BBP已被證實對睪丸有直接的毒性,會間接影響到生殖能力。


接觸過就用肥皂洗手 可去掉九成塑化劑
塑化劑無所不在。經濟部標檢局昨公布抽檢市售裝扮玩具結果,在廿件隨機抽樣中,測出塑化劑、重金屬各一件超標。前者是未標示產地的「Party ACCESSORIES」海盜帽、後者是品牌為「Funny Hose」的中國製小鬍子眼鏡。這兩件產品都沒有商品檢驗標示。


吳明蒼提醒,研究顯示,孩子只要接觸過這些物品後,用清水加上肥皂洗手,就能去掉約九成的塑化劑;至於已經吸收到塑化劑的孩子,家長們只要避免讓孩子繼續吃到危險食物,如用塑膠袋盛裝的熱食,約二個月的時間,體內約五成的塑化劑就會排出體外。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