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乳癌


乳癌現況

  1. 乳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每年全世界新病人數超過1,000,000人,目前台灣乳癌是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死亡率為第四位。
  2.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顯示2011年有10056名乳癌新增病例,台灣地區乳癌發生率為每十萬分之六十四點三。
  3. 國內婦女隨著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西化的改變,台灣乳癌患者一方面平均年齡逐漸年長,但另一方面仍有不少年輕患者,好發年齡約比歐美國家年輕十歲。

乳房的解剖生理學

  1. 乳房(英語:breast,拉丁語:mamma)位於哺乳動物的胸部或腹部,左右成對出現。包括15至20個乳葉。乳葉中的皮下脂肪組織使乳房有其質量及形狀。乳葉由許多乳腺小葉(lobules)組成,依激素訊號而分泌乳汁。
  2. 乳房主要由腺體、導管、脂肪組織和纖維組織等構成。
  3. 哺乳是女性乳房的生理功能之一。女性在分娩後,受到催乳素等激素的作用和嬰兒的吸吮刺激,乳房開始規律地產生並排出乳汁,供母乳喂養。

什麼是乳癌

  1. 乳癌是由乳房乳腺管細胞或是腺泡細胞不正常的分裂後,繁殖而形成的惡性腫瘤。這些惡性腫瘤除了侵犯乳房,更可能轉移到遠處器官,如骨骼、肺、肝、腦等,而破壞重要器官的功能,造成身體健康之損害,甚至危害生命。
  2. 乳癌最常發生於乳腺葉和腺管。
  • 癌細胞沒有超過乳管或是腺管的基底膜,稱為『原位癌』。
  • 癌細胞超出乳管或是腺管的基底膜,稱為『侵襲性乳癌』。
  • 癌細胞轉移到乳房以外的器官,稱為『轉移性乳癌』。

乳癌的危險因子
目前還不清楚造成乳癌的真正原因,但已經知道有些危險因子會使罹患乳癌的機會升高。包括:

  1. 初經早於12歲,停經晚於55歲的婦女。
  2. 有乳癌患者之家庭,尤其母親或姊妹患有此病者。
  3. 從未生育者或30歲以後才生第一胎者,也有較大的罹癌可能。
  4. 一側乳房罹患乳癌者。
  5. 乳房有增生病灶者。
  6. 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
  7. 停經後肥胖者。
  8. 胸部曾大量接受過放射線照射者。
  9. 重度喝酒者。
  10. 攝取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婦女。
  11. 口服避孕藥及停經後補充荷爾蒙者。

乳癌的症狀

早期乳癌通常不會引起疼痛;事實上,當乳癌開始形成時,可能完全沒有症狀,醫師觸診時也無法觸摸得到;但是隨著癌症的生長,它會造成異常,有可能會發現以下症狀:

  1. 乳房有腫塊,但不會感覺疼痛(但仍有少部分會疼痛)。
  2. 乳頭出現異樣分泌物,尤其是帶血分泌物。
  3. 乳房有局部或全面性凹陷。
  4. 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紅腫或潰爛。
  5. 腋下淋巴腺紅腫。
  6. 乳房附近或腋下的區域有腫塊或變厚。
  7. 乳房大小或形狀改變。

如何診斷或提早發現乳癌

  1. 乳房自我檢查  
  • 月經過後一星期內,因此時的荷爾蒙週期使得乳房組織最柔軟,小的腫瘤容易檢查出來。
  • 停經後婦女,每月固定一天,便於記憶。
  1. 乳房攝影
  • 國民健康局給付45-69歲婦女兩年一次
  1. 乳房超音波

乳房攝影與乳房超音波哪一個好?
 --須由醫師定期追蹤搭配超音波及適當組織抽驗

乳癌的治療方式

  1. 外科手術:根治乳癌不可或缺的基石
  • 乳房保留手術
  • 乳房全切除手術
  • 乳房全切除合併乳房重建手術
  • 前哨淋巴切片手術:可減少不必要的淋巴廓清
  • 淋巴廓清手術
  1. 放射治療 : 降低局部復發率,利用高能量的射線殺死癌細胞以達縮小腫瘤,以及消滅殘存的癌細胞。
  2. 荷爾蒙治療 : 降低復發率。阻斷細胞的生長,尤其對賀爾蒙接受器為陽性反應者,可以經由藥物或者移除卵巢來達到改變賀爾蒙的目標。
  3. 化學治療 : 降低復發及死亡率,利用藥物殺死或抑制癌細胞,以及控制已經轉移的微小癌細胞,可分為:
  • 手術前化療:手術前將癌細胞消滅,並可藉此觀察癌症對化療的敏感性,為進一步的化療提供了有價值的依據。
  • 術後輔助性化療:目的是殺滅微小的已轉移的癌細胞
  1. 標靶治療 : 針對HER-2過度表現進行阻斷,抑制乳癌細胞的生長分裂,有助於控制乳癌的生長。

常見的乳癌

  1. 乳房原位癌
    可分成乳管內癌 (DCIS) 和原位小葉癌 (LCIS),其中以乳管內癌 (DCIS)較為常見,被認為屬前癌性或乳管不正常細胞早期生長階段,約占乳腺癌的5~10 %。
    原位性乳癌的診斷意義,是指癌細胞為非侵略性的,亦不會轉移。
  2. 浸潤性腺管癌,最常見的侵略性乳癌,佔所有乳癌百分之70~80 %。
  3. 浸潤性小葉狀乳癌,約佔所有惡性、侵略性乳癌的5 %。它最常發生於四十五歲至五十六歲的婦女身上。
  4. 另外乳癌還有一些特殊的類型,如:派傑氏病(Paget's disease),其特徵是皮膚發癢和有鱗片,顯微鏡下腫瘤細胞浸潤在表皮中、小管狀腺管癌。

乳癌的分期

  1. 乳癌分期的主要目的在確立治療方式的選擇,評估預後及比較不同治療方式的結果。
  2. 目前乳癌的分期是依據腫瘤大小(T),腋下淋巴腺轉移與否(N),遠處是否轉移(M)等TNM系統來分為:(依據UICC,AJCC2002分期)
  • 零期乳癌

即原位癌,為最早期乳癌,癌細胞仍在乳腺管基底層或乳小葉內。

  • 第一期乳癌

腫瘤小於兩公分以下的浸潤癌且腋下淋巴結無癌轉移。

  • 第二期乳癌

腫瘤在兩公分至五公分之間的浸潤癌;或腫瘤小於兩公分,但腋下淋巴結1~3顆有癌轉移。

  • 第三期乳癌

局部廣泛性乳癌,腫瘤大於五公分的浸潤癌,且腋下淋巴結有任何癌轉移或有胸壁皮膚的浸潤乳癌。或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或腋下淋巴結4顆以上有轉移。

  • 第四期乳癌

轉移性乳癌,已有遠處器官轉移(如肝、肺、骨、腦)等。

乳癌四大類型
這幾年來隨著基因晶片及科技的進步,科學家發現乳癌可以分成好幾種不同的“類型”,而這種分類對預後的判斷及治療的選擇具有相當參考價值。這種從基因晶片得來的分類,也可以從目前既有的荷爾蒙受體及HER-2的免疫染色結果得到相當的關聯,我們約略可以把乳癌分成以下四大類:

  1. Luminal A(管腔A型)

屬於荷爾蒙受體陽性而HER-2受體未過度表現的乳癌。這類族群的患者大概占一半左右,預後算是較好的一群。

  1. HER-2 type

屬荷爾蒙受體呈陰性而HER-2受體過度表現的乳癌。

  1. 三陰性乳癌

荷爾蒙受體和HER-2未過度表現的乳癌。這類乳癌約占15%,被認為是疾病復發及較差預後的危險因子。

  1. Luminal B(管腔B型)

屬於荷爾蒙受體呈陽性而HER-2同時也過度表現的乳癌。

看懂妳的病理報告
乳癌的朋友在手術後都會有一份病理報告,讓主治醫師可依循它來策劃專屬病患個人的治療方法。
現在被廣泛運用的TNM臨床分期系統,是用英文字母去代表臨床上的狀況:

  1. T:腫瘤
  2. N:淋巴結
  3. M:轉移或擴散

每個英文字母後的數字,顯示各項目的情況,例如:乳癌患者的紀錄寫上T2N1M0,即代表腫瘤的直徑2至5公分,鄰近淋巴結有轉移,但無其他器官的擴散,屬「癌症第二期」。
另外在病理報告中我們還會看到ER(+或-)、PR(+或-)及HER-2/neu(-或1+、2+、3+)的呈現。

  1. ER(+或-)、PR(+或-):表示荷爾蒙接受體的陽性或陰性,醫師是否給予荷爾蒙治療的依據。
  • ER--「雌激素接受體」
  • PR--「黃體素接受體」
  1. HER-2/neu(-或1+、2+、3+):是否接受標靶治療的依據。表示HER-2在乳癌的病理組織經免疫組織染色之的陽性強度。但在2+中,再經FISH之技術其中可能有25%仍屬陽性。
  2. Ki-67 : 細胞分裂指數。

常見的乳癌預後影響因子

  1. 淋巴結轉移:有淋巴結轉移,預後不好。
  2. 局部侵犯:有侵犯到像胸壁或皮膚,預後不好。
  3. 腫瘤大小:腫瘤越大,預後不好。
  4. 組織形態:如上所述,浸潤性腺管癌比黏液性浸潤性腺管癌、小管狀腺管癌、黏液性浸潤性腺管癌,預後不好。
  5. 病理分級:分化程度越差,預後不好。
  6. 動情激素或黃體激素受體在腫瘤組織的表現:有動情激素或黃體激素受體的表現時,病患可以接受荷爾蒙制劑的治療。
  7. 淋巴血管的侵犯:若有,預後不好。
  8. 腫瘤基因的表現或抑癌基因的消失:若有此現像,預後不好。
  9. 新生血管的生成:也可能和不好的預後有關。

乳癌存活率
以過去統計的資料來看

  1. 【第零期乳癌】五年無病存活率可達 95.6%, 而五年整體存活率可達 98.1%
  2. 【第一期乳癌】五年無病存活率可達 97.0%, 而五年整體存活率可達 97.4%
  3. 【第二期乳癌】五年無病存活率可達 92.1%, 而五年整體存活率可達 93.9%
  4. 【第三期乳癌】五年無病存活率約為 66.1%, 而五年整體存活率可達 76.7%
  5. 【第四期乳癌】五年整體存活率約為 31.8%

【乳癌簡介】認識乳癌

能活多久不是醫師能決定的,因每個人的治療成果而異,不過根據過去的統計結果大致可以看出:越早期的乳癌預後越好,因此應努力宣導乳癌防治的觀念,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管第幾期,最重要的是要跟醫師配合、好好的治療,且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藥物及新的治療,病患的預後也越來越好。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停經針劑後如何減少骨質流失 更多內容都在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歡迎訂閱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停經針劑後如何減少骨質流失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為非營利公益推廣性質頻道
主旨為推廣乳癌教育以及乳癌防治宣導
喜歡歡迎訂閱按讚以及分享本頻道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停經針劑後如何減少骨質流失 乳獲新生照護e計畫-『乳癌線上電子書 』提供您各種乳癌相關資訊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