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鍋選蔬食最健康?邪惡「吸鈉3寶」一吃血壓狂飆

 

編輯 丁彥伶 報導/ TVBS 報導

 

天氣冷冷的,許多人都忍不住開鍋吃起來。而吃冬季美食鍋物時,你可知道丟進滾燙湯鍋中,最吸鈉的第一名竟然是絲瓜、蒲瓜!最吸油的則是一樣看似健康的豆腐類!營養師提醒怕血壓高或血脂肪高的民眾,吃火鍋時要減少這3大類食材,以免健康失控。

火鍋「吸鈉邪惡3寶」,瓜類是第1名

冷風吹,火鍋店的生意也越冷越開花,不管是麻辣鍋或是高檔海鮮「痛風鍋」都擠滿吃鍋禦寒人潮。日前在益智節目中有一道題目跌破大家的眼鏡,主持人詢問「哪種食材最吸鈉」時,正解竟然是被公認「應該」很健康的絲瓜!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提醒,「瓜類」是隱藏邪惡第1名,其中絲瓜瓜絡很會吸湯汁,如果火鍋湯底是含高鈉的湯汁,絲瓜就會吸飽滿滿的湯汁,吃一片絲瓜也等於喝了一大口高鈉的湯。

根據衛福部生食物含鈉量調查以及「新營養食代」以火鍋湯煮後含鈉量相較,絲瓜生食材鈉含量每百克為0.3毫克,煮後增為34.8毫克,鈉增量為116倍。另一種「蒲瓜」更高,生食材為0.64毫克,煮後增加95毫克,鈉激增148倍,只是絲瓜最普遍,把蒲瓜當鍋料的火鍋店比較少,所以絲瓜特別被提出來。

第2名是豆製品類:尤其豆皮最會吸

吸鈉第2名、也是超會吸油的則非炸豆皮莫屬,據檢測顯示,乾的炸豆皮煮前每百克鈉含量1.2毫克,煮完鈉含量為93.3毫克,鈉增量達75倍。而凍豆腐也是超吸油又很會吸鈉,煮前鈉含量為8.4毫克、煮完為61.1毫克,鈉增量為7倍。

第3名菇類:香菇、杏鮑菇、金針菇

另外有「See you tomorrow 」之稱、被認為很健康,可以快速帶走體內廢物的香菇、杏鮑菇、金針菇等菇類,張斯蘭提醒,每一根菇的皺褶都會吸滿湯汁、抓附麻辣油。它們煮過後的鈉增量分為是84倍、70倍和52倍,都是細節潛藏許多「魔鬼」的食材。

台灣人冬天除了愛吃鍋以外,超商關東煮也超熱賣,張斯蘭提醒,關東煮裡的白蘿蔔也很會吸湯汁。被日本人稱為「大根」的白蘿蔔是日本票選最愛關東煮第1名,她說,白蘿蔔看起來很健康又有飽足感,很多人煮湯也都很愛添加;但是白蘿蔔吸水力強,咬一口就爆汁,也吃進滿口鈉。

好食材變身魔鬼的推手是湯底

不過張斯蘭提醒,蔬菜、豆腐類是很健康的食物,除了腎臟病和心律不整的患者以外,蔬菜攝取是多多益善。蔬菜會變成「吸鈉高手」的重點是大家選用的湯底健不健康。她提醒火鍋湯底不要加鹽、吃的時候少沾醬、只在所有食材都丟入前先喝1小碗湯,開始汆湯食材後就不要再飲用湯底,並減量攝取太會吸鈉及油的食材,就不會吃進太多鈉和普林,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兼顧健康原則。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