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乳癌年齡比歐美提早 8 歲!35 歲開始建議定期做 3 種檢測

 


台灣乳癌一直是女性癌症的發生率的第一名,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07 年癌症登記報告》,女性好發乳癌的年齡集中在 45~65 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了 8~10 歲;其中有兩個好發高峰,分別是 45 歲跟 60 歲,但政府補助的乳癌篩檢,是針對 45-69 歲及 40-44 歲,提供乳癌家族史婦女每 2 年一次的乳房 X 光攝影,剛好錯過 45 歲的高峰。




所以,如果自己的二等親中有人有乳癌,或是已經知道自己有乳癌的家族病史,其實可以提早到 35 歲開始做檢查。醫師表示,會得到乳癌的人,很多都跟遺傳有關,所以家裡有乳癌家族病史,就要特別注意。另外還需要注意的,跟荷爾蒙的變化比較有關,像是 12 歲就來初經的人、30 歲以後才生第一胎,或是沒有生育過、沒有哺乳過的人,還有肥胖的人,都可能是乳癌的高危險群。 35 歲開始建議定期做 3 種檢測 不過乳癌的腫瘤生長速度差很多,有的兩三年才長 12 公分,甚至 34 年都沒有什麼改變,有的 23 個月就長超過 2 公分,速度很嚇人;通常長得快的乳癌,因為變化大、容易看到,或是自己就摸到,很快會去醫,但長得慢的就容易被忽略,所以定期檢查是很必要的。

 

如果可以,1~2 年檢查一次,是比較理想的頻率。特別是有家族史的人,除了乳房的變化之外,如果覺得有胸部痛、下腹痛等婦科疾病的異常,也要記得及早去檢查,別靠止痛藥度過。

現在常見的乳房檢查有三種,分別是超音波檢查、X 光攝影檢查,以及 MRI 檢查,分別適用不同的族群,可以依照年紀、家族史來選擇自己該做的檢查。

乳房超音波檢查

l  檢查時間:10~20 分鐘

l  優點:非侵入性檢查,對身體沒有副作用。

l  缺點:不容易偵測到早期乳癌。

l  適用族群:沒有家族史的 40 歲以下女性,因為乳房組織比較緻密,超音波效果較好。

乳房 X 光攝影檢查

l  檢查時間:20~30 分鐘

l  優點:非侵入性檢查,但有放射線。

l  缺點:需要把乳房壓平做檢查,不少人的經驗都是「很痛」

l  適用族群:有家族史的女性,X 光攝影可以看到癌症特殊的早期鈣化點,但因為有放射線,懷孕婦女不適合。

乳房磁振造影檢查(又稱核磁共振,MRI

l  檢查時間:30~40 分鐘

l  優點:沒有放射線,精準度高,除了可以看到是否有腫瘤,也可以監測腫瘤的位置、大小等,能找出九成以上的乳癌。

l  缺點:不容易偵測到乳癌特殊的鈣化點。

l  適用族群:有家族史的女性,或是接受過乳房手術的女性。

 

文/盧映慈 圖/巫俊郡

圖文節錄HEHO health&hope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