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 乳癌治療新知分享【基因檢測相關演講 - Vol.01

今天來跟大家談有關抽血檢驗癌指標、遺傳性癌症風險基因檢測相關資訊...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 乳癌治療新知分享【基因檢測相關演講 -

相關影音至Youtube連結:

https://youtu.be/at8-Xn0HxDs

 

文字版內容如下: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 乳癌治療新知分享【基因檢測相關演講 -

第三個部分要講有關抽血檢驗癌指標,很多病人在門診問我說:「我的癌指數到底是多少?」,我要先澄清癌指數有分CEACA-153,大家是希望說腫瘤在身體裡面的情況,但事實上CEACA-153準確度不是那麼高,大家都有嘗試過自費健檢,可以驗癌指數,癌指數就是說做統計,就是大數據,如一萬個病人一千個病人,有得乳癌的病人,CEACA-153對比於正常人來講有增高的趨勢,所以說這是一個可用的癌指標,但如果妳們得乳癌,妳進醫院抽血這兩個指標不見得升高,它是百分比,假設CEACA-153一般病人得乳癌10%20%的病人會增加,但80%90%的病人CEACA-153是正常的,癌指標增加代表妳有可能罹患這個癌症,可是癌指標正常,不代表說妳沒有這個癌症,妳癌指標增加也不代表你有這個癌症,很多病人初診癌症,看這個數值是正常,癌指標什麼時候有意義?,假設說妳是轉移性乳癌或是屬於比較早期的乳癌,在追蹤的過程中,本來都很正常,突然變高,這就可以懷疑疾病是不是復發,那大部分來講這個抽血,結果都很正常,本身也不是那麼準確,健保在104年的時候,它有提出一個公文說,從那個時候開始健保已經沒有給付CEACA-153,後來在門診常常病人會吵要不要抽血?,很多醫師就會將就幫妳開,那所以有沒有給付的觀念,好像大家都慢慢忘記健保沒有給付這個,但我還是要反覆提醒說癌指標CEACA-153,它本身不是那麼準確,如果妳想要測,我可以幫妳測,但它不太能完全反應妳身體的情況,指標升高就要擔心疾病有沒有復發,那目前比較多生技公司努力研發癌症基因檢測,這個部分稍微跟大家講一下,這五年妳去參加各種演講妳都會聽到這方面的言論,是歐巴馬講的「精準醫療」,這就是測遺傳癌症的一些癌指標因子的相關基因檢測。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 乳癌治療新知分享【基因檢測相關演講 -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 乳癌治療新知分享【基因檢測相關演講 -

在早期像是安潔莉納裘莉預防性切乳房,因為她家有BRCA1的帶因者,那本身驗出來後,她提早把自己的兩邊乳房切掉、卵巢拿掉,來預防癌症,有些癌症是跟基因有相關的,如果用基因遺傳檢測,可以提早診斷出來,如果提早診斷出來,妳就有機會去做預防,這是目前早期我們做基因檢測,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 乳癌治療新知分享【基因檢測相關演講 -

那本身來講就是說,什麼叫做遺傳性的癌症,本身來講有一些癌症它是帶有一些基因,那本身爸爸有的話,那小孩子裡面相對就會增加,或是媽媽有癌症基因。她配對出來的子女產生癌症的機率也會增加,那常有病人來門診會問,我家裡又沒有人有乳癌,為什麼我會得乳癌?,第一個,家裡有人有癌症的情況之下,爸爸媽媽有癌症,妳得癌症的機會會比一般人來得高,但大部分的癌症,並不是屬於家裡面有遺傳性的癌症,其實大部分的癌症是偶發,我常講大多病人其實很無辜,都是菜籃族、家庭主婦,莫名其妙得到癌症,並不是家裡有不好的基因,就跟唐寶寶一樣,大家知道唐氏症寶寶,高齡產婦比較容易有唐寶寶,但大部分的唐寶寶是非高齡產婦產生的,因為這是母數的關係,大部分的人是屬於一般正常的媽媽,她得到的機會是千分之一,那高齡產婦得到唐寶寶機會是十分之一,但高齡產婦只有100,可是非高齡產婦有1萬個,所以乘起來的結果,大部分的唐寶寶是非高齡產婦產生的,代表說,大部分的乳癌病人其實是屬於偶發性的,遺傳性的乳癌的病人比較高,所以說妳媽媽、姐姐、阿姨有乳癌,妳產生的機會比較高,但因為大部分的人是屬於非癌症家庭產生的,所以說妳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乳癌病人並不是遺傳性的,只有少部分的人是遺傳性的,這個觀念大家要記起來。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 乳癌治療新知分享【基因檢測相關演講 -

 

歡迎訂閱 賴鴻文醫師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https://reurl.cc/Q7vRkM

陸續會在整理相關影片給大家希望以上內容會對您有幫助~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