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視鏡微創手術是目前外科手術的趨勢,其特點為手術傷口微小、術後疼痛減少,病人復原快。過去內視鏡於乳房手術的應用多是用於隆乳等美容手術,較少用在乳房腫瘤及乳癌的治療。然而在日本,乳癌微創內視鏡手術已成為乳癌開刀治療的主流選擇之一。

 

內視鏡乳房手術於乳癌治療的應用

 

筆者有幸於去年前往日本龜田醫院乳腺中心,進修內視鏡乳房手術(該中心為將內視鏡應用於乳癌手術的先驅)彰化基督教醫院去年開始推展內視鏡乳房手術,已完成多起乳房腫瘤、乳癌及男性女乳症內鏡乳房手術。在此分享一些案例供大家參考:

 

個案一

女士(化名)是個四十九歲女性,因接受乳房攝影篩檢被通知有異常,而來門診接受進一步檢查。在門診經由超音波掃描發現大小約1公分 左右的陰影,當下為她進行超音波導引乳房粗針切片檢查,一週後病理報告證實為惡性乳癌。醫師研判她的病情應為第一期早期乳癌,可以保留乳房,但 林 女士仍擔心術後會留下明顯的疤痕。經過討論後, 賴鴻文 醫師決定採用新的內視鏡手術為她進行治療。

 

在術中先進行腋下的前哨淋巴切片, 賴 醫師接著使用內視鏡輔助進行乳房腫瘤的切除手術。利用內視鏡的輔助,術後只有腋下及乳暈旁各約2.52公分 的小傷口。 林 女士術後看著傷口驚奇的說:傷口比她預期的更小而美。經過一年的回診追蹤並無復發的情形,術後疤痕也逐漸看不清, 林 女士對整體治療、乳房外觀及疤痕十分滿意。

 

個案二

 

女士(化名)是個六十五歲的婦人,接受篩檢時發現右側乳房多發性鈣化點,經立體定位切片發現為原位癌病灶,核磁共振掃描顯示有多發性病灶而不適合施行乳房保留手術,需將乳房全部切除。因患者擔心會留下長長的傷口且切除乳房後兩邊外觀明顯的不對稱,也讓 陳 女士非常擔心;後來與 賴 醫師討論過後,決定幫患者進行內視鏡輔助全乳房切除手術合併術中立即重建。

 

術中 賴 醫師利用內視鏡的輔助,使傷口縮小並隱藏在腋下及乳暈處,在乳腺組織全部切除之後,於切除的乳房重新植入果凍矽膠進行重建。術後只在胸前跟腋下各留下一小道約3 -4公分的傷口,而且立即重建的乳房亦與對側相對稱,更是讓女士感到滿意。

 

術 後陳 女士回診表示,術前原本很擔心會留下一道長長的蜈蚣傷口,之外還擔心會變成少奶奶俱樂部(減少一邊乳房);但沒想到接受內視鏡輔助乳房切除手術,使開刀傷口大幅縮小,而術中合併立即重建,讓原本擔心開完刀後會明顯變形的乳房也可保持原本的外型。

 

傳統乳癌全切除手術會在患側乳房留下一道大傷口,長度通常超過10公分 ;即使是做乳房保留手術,也會在患側乳房的上方及腋下留下各約5 -8公分的傷口,患者術後每每看到胸前的傷口就會感受到外觀的破壞及乳癌的陰影。

 

乳房內視鏡微創手術則只在腋下及乳暈各留下一個2公分 左右不明顯的傷口,藉由腋下傷口導入內視鏡輔助,進行乳腺與胸大肌的剝離及從乳暈切開進行皮下乳腺切除,將傷口減到最小,並隱藏於乳暈處以減少術後明顯的疤痕。即使是乳房全切除手術也可以同樣執行,藉由將傷口隱藏在腋下及乳暈,術後並不容易察覺這些傷口及疤痕,對於可保留乳頭及乳暈的患者,更可以使乳房外觀達到最好的保留。且針對乳房全切除的患者,還可從腋下同一個傷口植入矽膠或食鹽水袋等義乳,在乳癌切除同時進行立即重建,以減少術後的對乳房外觀的影響。

 

乳房內視鏡手術雖然可以達到較小的傷口與較佳的外觀,但手術難度較高,需由經驗的醫師進行,而手術時間也相對較傳統手術略長一些。民眾可能會擔心乳房內視鏡手術透過小傷口腫瘤拿的乾不乾淨?根據目前文獻顯示,對早期乳癌(二期以內)、腫瘤大小在 三公分 以下(最大不超過 五公分)術後長期的追蹤,使用內視鏡手術與傳統開刀相較,在乳癌復發及預後上並無差異。

 

利用乳房內視鏡微創手術,除了能有效治療乳房腫瘤疾病,還能兼顧乳房美觀,可說達到醫療品質的提升同時兼顧患者生活品質。故建議婦女朋友們目前國健局已提供45歲以上女性,每兩年一次的乳房攝影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不變的道理;另外也要鼓勵已罹癌的患者要勇於接受治療,尤其隨著醫學的進展,新的治療方式已朝向對患者的傷害減到最低,勇敢接受治療,人生依舊是光采。

    

本文作者

賴鴻文 醫師

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內視鏡手術中心主任

陽明大學藥理所博士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