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葉狀瘤

 

乳房葉狀瘤是一種較罕見的乳房腫瘤,僅佔乳房腫瘤的1%,可分為良性、惡性,以及介於良性與惡性中間的「邊緣性」三大類;大多數乳房葉狀瘤屬於良性腫瘤。乳房葉狀瘤同時具有「間質成分」與「皮質成分」,當間質成分過度增生,擠壓到皮質成分,產生葉片狀的外觀,故稱為乳房葉狀瘤。乳房葉狀瘤因增生迅速,加上症狀以無痛腫塊為主,患者較不易注意,發現時體積通常較大,可能多達20公分。

癌症轉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良性乳房葉狀瘤幾乎不會轉移;邊緣性乳房葉狀腫瘤的轉移機率為4%惡性乳房葉狀瘤轉移機率較高,可達22%。轉移的部位則以肺部、骨頭、肝臟及胸壁較為常見

疾病原因

乳房葉狀瘤的致病原因目前仍不明

症狀

明顯、有界線之腫塊.疲倦.呼吸困難.骨頭疼痛

併發症

癌症轉移

肺部/肋膜積水

皮膚潰爛

好發族群

40-50歲女性,較好發於停經前。

診斷

乳房攝影、超音波、磁振造影、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粗針穿刺活體切片等檢查,可用於輔助乳房葉狀瘤診斷,或作為初步判斷之用。然而,透過以上手術前之診斷方式,較難確診乳房葉狀瘤,需仰賴手術後的病理切片檢查,確立診斷,同時判斷腫瘤特性與惡性度。

治療

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針對乳房葉狀瘤的療效皆尚未被證實,因此治療方式仍以手術切除為主。同常採用的是廣泛性局部切除,意即切除病灶處腫瘤之外,也切除其邊緣組織約1-2公分;腫瘤過大的患者則可能須接受單純性全乳房切除,將乳房整個切除。由於乳房葉狀瘤較不會發生淋巴轉移,故手術時一般不必進行淋巴清除。

預防

乳房葉狀瘤的致病原因仍不明,因此並無有效之預防方法。建議女性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若摸到腫塊或發現其他異狀時,儘早就醫檢查、治療。

 

文章取自元氣網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