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女罹乳癌術後一年又轉移 基因檢測確認與「裘莉」一樣基因突變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現年34歲L小姐有卵巢癌及乳癌家族史,她3年前被診斷是多發性三陰性(3種受體陰性)第2期乳癌,奇美醫院醫師建議做遺傳性乳癌基因(BRCA)檢測,當時患者拒絕,經手術後乳癌穩定控制兩年;但1年前追蹤檢查,卻發現胸部縱膈腔有癌瘤轉移,她終於接受基因檢測,確認有BRCA1基因突變,再做數次化療與健保給付標靶藥8個月後,縱隔腔腫瘤消失,病情穩定控制。

奇美醫院外科部長、乳房中心主任陳明鎮醫師指L小姐若在第1次發現乳癌時,即接受基因檢測,可早發現她是與美國知名女星安潔莉娜·裘莉都患有BRCA1基因突變缺陷的個案,當時如先做基因檢測、預防性用藥,可能能防範兩年後癌瘤轉移到胸腔,療效會更好。

 

34歲L女胸部縱膈腔內的淋巴癌瘤轉移,從治療前(左圖箭頭指者)到治療4個月後(右圖)就消失不見。(圖:奇美醫院提供)

 

陳明鎮表示,衛福部公布2022年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女性乳癌排行第4,平均每36分鐘有1名女性國人罹患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名,不容輕忽。大多數癌症是隨機的基因突變發生,但有一部分病人是帶有生殖系遺傳基因缺陷導致癌症發生。

著名代表為遺傳性乳癌與卵巢癌症候群,促成這症候群最重要的兩個基因是BRCA1與BRCA2,若能接受遺傳性乳癌基因(BRCA)檢測先天的生殖細胞,是否帶有BRCA1/2的基因變異,就可得知罹病風險,以採取積極醫療及預防措施,因為有遺傳性乳癌基因突變,得到癌症風險相對較高!

陳明鎮認為根據國際治療指引,如是已罹癌者有以下情況,可做遺傳性乳癌基因檢測,1、是小於或等於50歲的乳癌者;2、不限年齡的乳癌者:協助治療決策使用PARP抑制劑(標靶藥)於轉移性乳癌者、協助輔助治療決策使用PARP抑制劑於早期乳癌者、三陰性乳癌、有多處原發性乳癌、乳葉癌、合併個人或家族瀰漫型胃癌史、男性乳癌、具有乳癌、卵巢癌、胰臟癌及轉移性、高度惡性攝護腺癌家族史者,都建議檢測。

如是健康女性,陳明鎮也建議這類女性家族中有乳癌、卵巢癌的病史者,可在心智年齡成熟時接受遺傳性乳癌基因檢測,以釐清自身罹癌風險。

轉至 自由康網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