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術後慎防低溫燙傷
賴鴻文 醫師
王小姐(化名)是一位乳癌術後患者,因傷口出現脫皮紅腫而來求診;在診間檢示發現傷口有燙傷脫皮的情形。一問之下才發現:這位患者兩週前才剛接受乳頭保留皮下全乳房切除手術,同時接受果凍矽膠重建。王小姐因擔心植入果凍矽膠後可能會產生莢膜攣縮的問題,術後認真的配合進行相關按摩與照顧。因聽說熱敷對傷口復原及減少莢膜攣縮有幫助,所以就在家每天進行熱敷;但不知怎麼搞的,勤勞的熱敷反而造成皮膚燙傷脫皮。
王小姐這種情形稱為低溫燙傷,一般來說當皮膚接觸70℃的溫度持續一分鐘就會被燙傷;但皮膚接觸50℃的溫度持續5分鐘時也可能產生燙傷,這種情形就是“低溫燙傷”。過去低溫燙傷較常發現在老年人、糖尿病、中風及脈管炎等患者,因肢體神經末梢功能減退、循環不好造成感覺遲緩,因而對熱和痛的感覺比較遲鈍,對低溫熱源較不敏感,所以容易燙傷。
王小姐剛接受乳頭保留皮下乳房切除手術合併立即重建,雖然保留下來的皮膚及乳頭外觀與對側相同,但對溫度及觸覺則明顯較為遲鈍。這是因為在進行乳房切除(或腋下淋巴清除)手術時,皮下的感覺神經在手術過程免不了會受到傷害,導致術後產生感覺遲鈍或異常,甚至有麻木的情形。
乳頭保留皮下乳房切除手術,雖然也是全切除手術,但保留乳頭、乳暈及皮膚,如搭配立即重建,可將外觀的損害減到最低。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通常是較早期,腫瘤較小、遠離或沒有侵犯到乳頭的患者較適合。
所幸王小姐在醫護人員細心的照料下傷口已逐漸好轉,在此提醒妳(你):冬天到了,使用暖暖包或電暖器時需要注意低溫燙傷的意外事故!一旦產生燙傷,最重要的是趕快依燙傷處理步驟:沖(以大量冷水沖洗患部)、脫(脫掉覆蓋衣物或移除熱源)、泡(送醫前以大量冷水或濕毛巾浸泡患處)、蓋(以乾淨床單、布或輕便衣物覆蓋身體)、送(盡快將傷患送醫以接受進一步治療),並請醫護人員協助照顧傷口,最忌諱的是傷口沒照顧好引發後續傷口感染。
本文作者為彰基全方位乳房中心主治醫師
乳癌預防暨篩檢整合中心主任
本文發表於101年2月27日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