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攝取過多塑化劑 恐易罹乳癌

 

 

 

 

 

 

 

 

 

 

 

 

2011年的塑化劑事件,不少人記憶猶新,中研院最新實驗更發現,女性攝取過多塑化劑,就會

刺激雌激素分泌,罹患乳癌風險上升到3.4倍,這可能也間接導致,台灣過去30年的乳癌發生率,激增了5倍之多。

飲料、麵包、冰淇淋,3年前塑化劑製作而成的黑心起雲劑,在市面上到處流竄,當時大家就很擔心,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現在,中研院最新研究證實,其中一種叫DEHP的塑化劑,可能會導致乳癌!

陳健仁所帶領的研究人員,檢測了1萬2千位民眾尿液後發現,罹患乳癌的女性,尿液中會出現高濃度的塑化劑代謝物「MEHP」,團隊進一步統計發現,大量接觸塑化劑的民眾,罹患乳癌的風險,上升到1.9倍,如果身體排毒不佳,風險更高達3.4倍。

由於台灣過去30年,每10萬人的乳癌發生從12.5人,上升到55人,激增5倍之多,而且發病族群,集中在45到49歲的年齡層,團隊懷疑這兩者,可能有相關性。

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塑化劑確實在IARC,國際癌症總署的研究當中,它會引起動物的癌症,但是人類的研究比較少,那這算是第一次這樣的探索,當然還是需要更多科學的證據支持。」

雖然經過政府大力查緝,市面塑化劑食品,已經看不到,但這份研究報告一出,證實之前吃下肚的塑化劑,持續對健康造成影響,不少民眾,再度憂心忡忡。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