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重建照護之工作經驗

                          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個管師 陳淑伶

    這天,一如往常地在賴鴻文醫師門診跟診,一位女性患者走進診間時,感覺得到她的臉色凝重,等待著賴醫師解釋乳房超音波及粗針切片報告,當這位患者聽完後,默默流淚,因為初步判斷是左側乳房罹患乳癌……


    在2014年衛生福利部公佈國人的十大死因中,惡性腫瘤仍居首位,以女性惡性腫瘤細分,其中以女性乳房癌(簡稱乳癌)排列第四名。近年來,乳癌確診後的治療仍大多以手術治療為主,雖然乳癌的治癒率逐漸提升,但對於一位初診斷乳癌的女性患者,面臨切除手術後失去乳房,使身體外觀改變,強忍外人投射的異樣眼光,對她們造成身、心、靈層面的衝擊。乳房重建手術的崛起,造福了不少罹患乳癌的女性,除了維持身體外觀、減輕失去乳房的恐懼外,亦提高患者願意重新面對社交的意願。

    在臨床照護上,乳房重建個案管理師即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雖然我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全方位乳房腫瘤中心擔任乳房重建個案管理師不久,至今已接觸20多位初次診斷乳癌,決定執行切除手術合併乳房重建的女性患者。每當患者對乳房重建方式不瞭解,欲多與主治醫師討論相關事項時,醫師往往礙於門診外有其他患者等候、尚需執行其他醫療業務(如:乳房超音波檢查),而無法有多餘的時間與患者或家屬討論,因此患者或家屬對於乳房重建的資訊,有疑問卻無法解決,決定後續治療卻猶豫不決,因此在門診時,乳房重建個案管理師就要開始與患者建立信任關係,以同理的角度瞭解每位乳癌患者的需求,緩和他們在情緒上的不安,提供乳房重建方式諮詢及相關手術前後的照護資訊,降低患者及家屬對手術的恐懼之外,瞭解他們的困惑,並協助澄清疑問,我相信每位乳癌患者背後都有歷盡艱辛萬苦的故事,在故事中協助她們產生正向的想法及行動,更透過家人的力量給予患者心靈上的支持。

    乳房重建手術患者與個案管理師之間的密切關係,打從初次門診時的接觸、手術前的訪視(包括:解釋當天術前與術後的流程、術後飲食指導、給予情緒支持,提供術後相關照護、術後如何執行患側手部活動的指導。如何觀察傷口狀況及教導傷口與Y型密閉式引流管的照護,告知術後併發症及復原問題 : 傷口腫脹、瘀血、感染等。)、手術後的訪視(包括:檢視患者的引流管及傷口,並再次教導並鼓勵檢視自己的傷口,協助患者能正視乳房術後相關的問題)、乳房重建後出院第一次回門診的傷口追蹤、術後一個月後以電話追蹤各種不同乳房重建後的問題、術後六個月的乳房重建滿意度調查,以及教導有關乳房重建之果凍矽膠的按摩。針對每位患者,設計個別化的術前及術後照護,這是缺一不可的。在未來的目標設定上,期待將乳房重建個案管理師定位為乳癌患者身心靈層面的管理者,更是分享任何心情的照顧者,與乳癌患者合作,共同進退、迎向未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乳癌
    全站熱搜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