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性乳癌治療經前導型小紅莓及紫杉醇化學治療後什麼時候需要輔助性的截瘤達(Xeloda)藥物治療? --CREATE-X study
陳女士,47歲已婚停經,觸摸到右側乳房有一2公分腫塊,至本院求診賴醫師立即安排乳房攝影(如圖一)、乳房超音波(如圖二) 、腋下淋巴結超音波(如圖三),檢查結果為右側乳房及右側腋下淋巴結有異常腫塊。
圖三 確診前檢查之腋下淋巴結超音波
進一步做粗針切片(core needle biopsy),確診為右側乳癌併右側腋下淋巴結轉移,經核磁共振造影(如圖四)及其他全身檢查評估,所幸並無遠端轉移。
圖四 確診為乳癌,未接受前導型化療之核磁共振造影
病理報告顯示為三陰性乳癌(triple negative,ER(-)PR(-)HER2(-),開始接受4次EC(epirubincin小紅莓+cyclophosphyamide癌德星)及4週期paclitaxel(太平洋紫杉醇)前導型化學治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圖五 接受前導型化療後,術前之核磁共振造影顯示相較於接受前導型化療前腫瘤明顯變小,但仍有殘存之惡性乳癌細胞
手術後病理報告也顯示右側乳房及右側腋下淋巴結仍有惡性細胞殘留,表示陳女士在接受前導型化療後仍有殘存的乳癌細胞,病理報告顯示為三陰性乳癌(triple negative),經賴醫師建議陳女士接受輔助性截瘤達(capecitabine, ® Xeloda)口服化學治療(adjuvant chemotherapy),目前持續接受治療中。
Q:為何已接受過前導型化學治療,手術後賴醫師仍建議陳女士接受自費輔助性口服化學治療(capecitabine)?
A:賴醫師建議病人接受後續輔助性截瘤達口服化學治療,是根據CREATE-X研究案臨床試驗結果。此試驗結果顯示HER2陰性乳癌患者接受小紅莓及紫杉醇類前導型化學治療,於手術後病理報告顯示仍有殘存侵潤性的惡性細胞,後續接受輔助性截瘤達(capecitabin)口服化學治療相較於無接受任何輔助性化學治療有比較好的存活率(如圖六&圖七&圖八&圖九)。
圖六 CREATE-X 研究案顯示接受後續輔助性化學治療截瘤達比無接受後續輔助性化學治療有更好的無病存活率及總存活率。左:英文版 右:中文版
圖七CREATE-X 研究案之設計將患者分為接受後續輔助性化學治療截瘤達及無接受後續輔助性化學治療兩組。
圖八 CREATE-X 研究案之設計為患者前導型化學治療(NAC)後,接受外科手術(Surgery)病理報告(Pathology)顯示仍有殘存的惡性細胞,將患者分為接受後續輔助性化學治療截瘤達(standard therapy+ Capecitabine)及無接受後續輔助性化學治療(control:standard therapy)兩組。
圖九 CREATE-X研究案統計結果顯示Capecitabine組(藍色82.8%)比無接受任何輔助型化療(control,紅色74.0%)的無病存活率更好
圖十 截瘤達(capecitabine, ® Xeloda) 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規定
*賴醫師貼心小叮嚀
研究結果雖然為醫師的治療依據之一,但建議您在接受任何治療前與您的主治醫師共同討論,訂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