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乳癌最普遍的症狀,就是胸口的硬塊。但是這種腫塊並不一定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大,很有可能就像是胸口的痘痘一樣。近日一名35歲的王小姐,去年在洗澡時無意間發現右胸有一個約1個食指指頭大小的腫塊,但當時認為應該只是長了顆痘痘,應該再過一陣子就會消退,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沒想到過了2個多月,她發現胸前痘痘竟毫無消退現象,聽從友人的建議檢查,發現這並不是她所想像的痘痘,而是一處邊緣不規則的低回音病灶,後續轉診到乳房外科安排切片,病理結果確診罹患乳癌。

 

「乳癌」是台灣女性頭號殺手,女性癌症發生率排行第一位

 

醫師表示,乳癌的危險因子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以及具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

後天危險因子則包含:抽菸、飲酒、高糖高油飲食、環境荷爾蒙的暴露、肥胖及缺乏運動等,而這些後天因素,比較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加以預防。

iStock-861280178

 

國人乳癌年輕化!年輕女性也該提高警覺

 

歐美國家大多為停經後罹患乳癌的機率較高,而國人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相較於歐美國家提早了約十年。且台灣乳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國人小於40歲以下乳癌患者16.6%,美國8%,小於35歲年輕型乳癌病例,台灣9%,是美國4.5倍。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指引,最常見的乳癌症狀包括:

1.   1.邊緣不規則、柔軟的腫塊

2.   2.胸部部分或全部腫脹

3.   3.皮膚發癢,可能出現類似橘皮的組織

4.   4.乳房或乳頭疼痛

5.   5.乳頭或乳房凹陷

6.   6.乳房或乳頭皮膚發紅、表面乾硬或變厚

7.   7.乳頭出現分泌物

醫師提醒,乳房的任何變異都需要特別謹慎。就像上述的案例,其實腫瘤就像「痘痘」一樣,如果長期忽略,就容易錯失治療時機。

 

年輕型乳癌不容易透過觸診發現,可透過超音波搭配檢查

 

年輕女性的乳癌發生已不再是罕見的特例,由於4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乳房較為緻密、易呈現結節狀,加上受生理週期荷爾蒙變化的影響,若靠自我檢查及臨床乳房檢查不易。

醫師建議乳房健康檢查工具除了傳統X光乳房攝影外,年輕女性更適合採用乳房超音波檢查。若發現有異常病灶需進一步確認、有乳癌家族史、或曾接受乳房手術等,可再搭配乳房磁振造影(MRI)檢查提高診斷率。

照片檔 ID:839295568

 

掌握乳癌風險,需要透過基因檢測嗎?

《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時報出版)提到,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 是近代醫學的一項重要革命,透過個人疾病的基因檢測分析,可以讓醫療更為精準有效,也進一步更了解預防保健之道。

乳癌基因檢測並非每位怕罹患乳癌的女性都需要做,而是必須具有某種程度的風險才需要檢驗的。癌症風險評估有一定的標準,許多醫學團體機構會訂定乳癌基因檢測的指引。遺傳性乳癌的基因在上個世紀末被發現後,很快地就被運用在乳癌的檢測及治療上,幫助了許多婦女遠離乳癌的威脅,因此成為這個世紀初大家關注的話題之一。

醫師表示,通常帶有遺傳癌症基因變異的人,會有幾個特點:罹患癌症的風險較高、罹患癌症的年紀較輕、癌症的攻勢較猛烈。因此,知道自己有家族史、遺傳性癌症基因變異的人,建議和醫師一起規劃提早進行癌症篩檢、檢測頻率也可以提高,一起找出最合適的個人化健康計畫。

醫師提醒國人因愈來愈晚婚,生育較晚,也可能無形提高乳癌的罹患風險。呼籲所有女性朋友應主動定期安排乳房檢查,由專業醫療團隊把關、盡早揪出可疑病灶,有效提早發現及降低乳癌死亡率,為家人與自己守護健康。

/林以璿 /蘇鈺婷

文章節錄自HEHO health & hope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ung-Wen Lai 的頭像
    Hung-Wen Lai

    賴鴻文醫師部落格:賴鴻文醫學天地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