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年輕乳癌患者多 醫:治療多元預後佳勿諱疾忌醫

 

年僅36歲的女星朱芯儀公開自己罹患乳癌23期,台灣年輕乳癌患者占比較歐美高,但乳癌治療方式多元且預後佳,切勿諱疾忌醫。

以戲劇「犀利人妻」奪下金鐘女配角獎的朱芯儀昨天在生日之際,透過臉書公開自己罹患乳癌且轉移淋巴,積極做全身性治療。

台灣年輕乳癌患者不少,低於40歲確診者約占乳癌患者9%,歐美國家僅約45%,且台灣約半數乳癌患者是在停經前發生,鄰近的日本與韓國也有類似趨勢。

年輕乳癌患者較多,可能與種族或飲食習慣有關,台灣外食較多且女性多愛吃甜食,可能導致肥胖,以及使用塑膠餐具裝熱食、蔬果農藥殘留吃下肚,以及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都是乳癌的可能危險因子。

年輕乳癌患者可能面臨結婚、生子、養小孩及職場挑戰,承擔的身心壓力更大,建議在治療上更積極,且要妥善處理副作用,以免影響生活品質,若有生育需求也會轉介生殖醫學中心,另也會注重術後乳房重建。

「乳癌預後很好,不要諱疾忌醫。」台灣有乳癌治療準則,也有許多癌症品質認證醫院,乳癌第0期的5年存活率近百分之百,第1期也有93%,第23期也有8975%,相較其他癌症預後更佳。

要特別小心乳癌家族病史,若為40歲以前罹患乳癌、2側乳房都出現癌變,且有2名以上家人曾罹患乳癌或卵巢癌,就建議做基因檢測,如美國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就因有BRCA1BRCA2基因缺陷,採取預防性手術。

要預防乳癌上身,張金堅建議,盡量勿用塑膠袋裝熱食,飲食切勿太甜或太油膩,並運動控制體重,維持適當體重不僅可預防乳癌,即便罹癌,避免肥胖也能有較好的預後。

 

文章節錄自聯合新聞網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