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鴻文醫師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癌因性疲憊 EP.3 - 癌因性疲憊造成的影響】
今天來跟大家介紹:
癌因性疲憊的影響以及相關預後...
相關影音至Youtube連結:
往期影片內容:
往期文章連結:
文字版內容如下:
其實我們的疲憊或這些不舒服症狀是不是跟存活率有相關,現在很多大數據的分析都會告訴你很多新的資料,比如說我們出現了一些食慾不振或是疲憊或是體重減輕或者是喘的症狀,你只要出現這些症狀的患者相對於沒有的病人,她的存活率都比較差。
那你發現說你有任何這種的情況,他算起來分數如果有比較嚴重的情況之下,跟沒有這些疲憊症狀比起來就存活曲線明顯就是不一樣就兩條曲線,如果說你沒有這些疲憊症狀病人她的存活率就比較好,有比較明顯的疲憊的病人她的存活率比較差,這當作是一個客觀跟主觀的一個指標,讓大家了解癌症治療。
那我們以乳癌病人其實大家去看根據你不同的化療,所以其實可以觀察到說其實在疲憊裡面都是很常出現的一個症狀分成不同的一個嚴重度,看到幾乎九成的病人有這方面的問題,那根據不同的化療不管是紫杉醇+小紅莓或單純紫杉醇,其實它的化療造成的疲憊其實都不低不應該去輕忽這個患者的情況。
那你發現說雖然你治療的種類的多元性,你產生疲憊不一樣,如果單獨以只有手術來講這種產生的風險其實可能只有0.83,如果說你手術加化療或者說手術加化療加電療,或者說你手術化療電療加荷爾蒙治療,你隨著你的治療越多元你產生病患癌因性疲憊的機會就會增加,所以你要關心就是患者她做這麼多治療會不會有更多癌因性疲憊,你可以了解她的相關的部分。
那不管在門診或是在住院中其實如果說去做一些問卷調查,大概有九成二的病人,所有癌症病人對都有癌症引起的疲憊的情況了。
那你發現說在9成裡面,其實一半的病人是屬於一個輕度,我們剛講輕度的是指0~3分,那中重度就是4~7分是中度,重度就7分以上就叫重度,那你會發現說它的分佈大概是這樣子。
那比較有趣的是說其實一半的患者她會主動跟你提起,那換句話說另外一半的病人可能不會主動去提出,你可能要主動的去問她那這邊你會發現說,就是56%的病人會主動跟醫護人員提出她有疲憊,那醫護人員曾經給予病患疲憊處置只有55%,代表說其實我們很多時候我們認為這個是治療本來就會引起疲憊,可能我們有時候會輕忽這個,就我自己來講可能也沒有特別注意這個,這幾年慢慢的這個觀念慢慢出來很多藥物出來輔助,我們才慢慢去認識說其實癌因性疲憊真的是一個疾病,也需要特別去注意關心的。
那你發現說以乳癌病人75%事實上是有癌因性疲憊。那27%就是將近1/4的病人她的是屬於中重度,那我剛有特別提到說其實第4期乳癌病人健保目前有給付,所以換句話說假設是屬於非第4期,如果病人還是希望用這方面的治療,那可能跟病人提說是不是願意自費去處理。
那我們目前治療相關的一些併發症包含像憂鬱、食慾不振、疼痛、睡眠困難和疲憊,可以發現說其實如果以這些症狀來講最困擾最嚴重的反而是癌因性疲憊,代表說我們過去有可能是輕忽這個,我們病人跟你講她睡不著我們常是就開個安眠藥給你,她跟你說她可能感到疼痛,疼痛我們會開止痛藥但是病人跟你講她非常的疲憊,我們好像說要多休息就好,但是沒有提出一個真的一個解決病人情況,代表說我們今天上完課之後可能回去好好思考一下,病人跟你講說她很疲憊,我們什麼方式可以真的改善這些病人的一些症狀。
那其實現在很多學會像癌症安寧緩,或是護理學會他們也是針對這個做一個治療的指引,所謂治療指引是說搜尋有關實證醫學,然後做一個相關指引讓一般的護理人員或者是醫護人員能夠遵循去治療這些病人,讓她來醫院能夠接受好的治療。
那這裡面可以發現說第一個我們要先進行評估,大家可能手上備一些量尺,有0~10分讓病人指說大概疲憊到什麼程度若疲憊小於4分以上,我們可以用非藥物治療,什麼叫非藥物治療比如說我們做運動,營養飲食、認知行為治療或是睡眠衛生,可以轉介各科別讓她去做這種非藥物治療,若4分以上進到中重度疲憊我們可以加上一些藥物治療,像一些有符合這種癌因性疲憊的適應症藥物,像我們今天講的PG2那另外其它用藥像類固醇中樞神經興奮劑。
更多內容都在『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陸續會在整理相關影片給大家~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為非營利公益推廣性質頻道
主旨為推廣乳癌教育以及乳癌防治宣導
喜歡歡迎訂閱按讚以及分享本頻道
乳獲新生照護e計畫-乳癌線上電子書 提供您各種乳癌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