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防治講座 什麼是乳癌

今天和大家介紹

乳癌相關資訊,包含分期及分類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相關影音至youtube連結:

https://youtu.be/mUOcXvUA07w

什麼是乳癌

 

文字版內容如下:

哈囉~大家好~

歡迎收看今天的與醫師約會

我是員林基督教醫院醫師-賴鴻文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什麼是乳癌?

如何從數字看臺灣女性乳癌的情況,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頭號威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每天有44婦女被診斷出罹患乳癌

在臺灣新確診人數較10年前多近1倍,我們從資料中可以看到,女性乳癌新確診人數2007年為7,502人;2017年新增至13,965人,乳癌患者早期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在乳癌篩檢的強力宣導下,早期(也就是0-1)發生的比率增加,而且0期和1期的5年存活率都是9成以上,二期也有94%378%,第4期降至約34%

台灣女性乳癌病友較年輕,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較歐美國家少了10歲 超過6成也就是62%的年齡不到60

再來要跟大家說明,乳癌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首先來看乳房、腋下摸到的腫塊,大部份乳房腫塊是良性的。但一般民眾難以判別,如果摸到胸部或是腋下有腫塊,偏硬且邊界不明顯,而且在月經後是持續存在,需留意並儘快就醫

腫塊會持續變硬變大,更要留心,最好到醫院請專業醫生檢查

  • 突發的胸部大小不對稱                               
  • 如果原本對稱的胸部

卻開始出現一側或雙邊胸部大小改變,或者突然發現胸部大小不對稱時,就應該注意,可能是腫瘤找上身,才造成胸部變形乳房局部凹陷、凸起,如果乳癌硬塊近皮膚表面,表皮層會受到牽引,出現凹陷或凸起的狀況:

  • 乳房皮膚出現有橘皮樣變化
  • 乳頭濕疹變化(像是脫皮、落屑)
  • 潰爛浸潤
  • 顏色改變

非哺乳期乳頭出現分泌物,特別是帶血或深黑色的分泌物就需要高度警覺,建議用白色衛生紙擦拭,在白色基底下分泌物暈開後較易做判斷,若是明顯的血色分泌物,就要特別注意,請儘快就醫。

乳頭乳暈潰瘍、凹陷

  • 如果發現單側乳頭凹陷,就表示腫瘤長在靠近乳頭的位置,因此影響乳頭向內牽引,出現凹陷,要儘快就醫

乳癌如何分期?

乳癌依腫瘤大小及轉移,分成4期:

  • 0:即原位癌,為最早期乳癌,癌細胞仍在乳腺管基底層內,腫瘤大小因人而異。
  • 1期:分為1A1B
  • 1A腫瘤小於2公分,腋下淋巴結無轉移
  • 1B腫瘤小於2公分,並有腋下淋巴結顯微轉移
  • 2期分為:2A2B
  • 2A:腫瘤小於2公分,有13顆腋下淋巴結轉移;或腫瘤25公分沒有腋下淋巴結的轉移
  • 2B腫瘤25公分,有13顆腋下淋巴結轉移;或腫瘤大於5公分,沒有腋下淋巴結轉移
  • 3期分為3A,3B3C
  • 3A腫瘤小於5公分,有49顆腋下淋巴結轉移;或腫瘤大於5公分,有13顆腋下淋巴結轉移
  • 3B:腫瘤蔓延至胸壁或乳房表面,出現皮膚水腫、潰爛、發炎等症狀,且有9顆以下腋下淋巴結轉移
  • 3C:已有10顆以上胸骨下和腋下淋巴結轉移的情形,或鎖骨上下已有淋巴結轉移

乳癌分為哪幾類?

  • 分類對於治療上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分類比分期更重要,病人如果是好的分類、較高的分期,可透過調整藥物,減少與避免因治療帶來的不便或傷害」
  • 利用乳癌基因表現型態的差異,根據荷爾蒙接受體雌激素(ER)、黃體素(PR)、第二型人類表皮細胞接受體(HER2)Ki-67(細胞增生程度)來判斷,將乳癌分成四種分型/(請跟著我一起看表格)

乳癌拖延或不處理會有什麼後果呢?

  • 如果摸到硬塊不處理,腫瘤會一直長大,造成乳房腫瘤嚴重影響外觀,腫瘤過大可能造成乳房變形、甚至腫瘤破皮而出,出現流組織液、潰爛,散發異味等狀況
  • 癌細胞還會著血流處轉移到肺、肝骨骼、腦部等,最後全身擴散,治療會更加棘手,影響生活品質,縮短存活年限。

乳癌病人若能在早期確診,存活率也會提高,愈晚期治療,不僅治療難度高,治療過程也可能出現嚴重副作用,因此呼籲大家應該真惜自已,一旦發現乳房異常,不要逃避就醫,及早治療。

歡迎訂閱 賴鴻文醫師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https://reurl.cc/Q7vRkM

陸續會在整理相關影片給大家~ 希望以上內容會對您有幫助~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