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化療藥物副作用 (上)】

 

螢幕擷取畫面 2023-09-11 084336.jpg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jg8EAbvnJo8

 

文字版節錄:

投影片3.JPG

 

如果大家仔細看整個乳癌,患者的死亡風險可以發現說,這幾年以比較歐美的先進國家,其實死亡率都是在往下降的,其實大家得這種病不用緊張,因為這個病相對起來它的治癒還是相當好的一個疾病。為什麼它的死亡率會下降?主要是因為篩檢,現在幾乎常有兩年一次的乳房攝影篩檢,病人很早期我們就可以診斷出來,另外是很多新的治療方式,像以前早期只有開刀,現在除了開刀之後,有電療、化療、賀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像最新的還有達文西或是冷凍療法,很多新的治療都不斷產生。另外,目前我們知道使用賀爾蒙補充的療法,可能會產生乳癌的增加會增加,目前會建議患者可能不要用賀爾蒙補充的療法,那很多新的療法與輔助療法的引進,還有各式各樣的共識讓大家知道怎麼樣的癌症起點用怎麼樣的治療,所以我們發現在先進國家整個癌症死亡率都在下降。台灣慢慢的目前來講,整個死亡率還沒有像國外比較像先進國家明顯往下降的趨勢,不過預期幾年之後,其實這個情況也跟歐美一樣,死亡率也是會往下降,

投影片4.JPG

那目前來講治療還是擺脫不了這幾個大類,一般病人來講很多病人會覺得我們建議病人做手術,那賀爾蒙陽性乳癌會建議患者用一些抗賀爾蒙的藥物治療,假設是做保留手術或是乳房全切,但是有淋巴轉移的患者,一般還是會建議做術後的放射線治療,來減少腫瘤復發的風險。有些腫瘤我們擔心有復發的風險,還是會建議病人做化學治療,有些病人像是Her2過度表現乳癌,會建議病人做標靶治療,這個標靶治療實在太夯了,病人跟我說,賴醫師我可不可以做標靶治療,現在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病人都感覺標靶治療是特別好的,現在很多新的藥物都要取名標靶治療,這樣才能水漲船高,不是說每個病人都需要標靶治療。

那目前最常見的標靶是指Her2過度表現乳癌,我們認為是一個有標靶藥物去治療,其他的乳癌不見得要用標靶治療。

目前來講大部分,我們會根據病人的乳癌期別,是不是有停經或停經後的,或是本身來講妳對藥物的耐受度,或是對化療能不能接受,本身看病人Her2有沒有過度表現,賀爾蒙是陽性或是陰性,而根據病人做一個量身定做的治療。

QA:

這位病友問的是,保留手術做保留切除完之後,還有做術後放射線治療,治療完病人感覺手術開刀的地方還是硬硬的,這樣要不要緊?

這是很多病人會問得問題,其實保留手術乳房切除完,早期拿完就會有一個空腔,血水慢慢吸收就會凹陷變形,目前比較新的治療方法,像是整形式腫瘤切除或是保留手術的進步,我們會盡量把空腔修補、填補比較不會有明顯的凹陷變形。新的疤痕組織,皮膚乳腺癒合的過程中會有比較硬的過程,就是發炎的過程,或是它整個癒合的過程會比較硬,就像疤痕,有開過到的地方跟沒開過刀的地方,有開過刀其實還是比較硬一點,並不是說有什麼問題,一般當手術完三個月到半年內,慢慢會比較軟化。另外,電療完妳會發現有些地方組織會比較硬一點,很多病人都很擔心,三不五時詢問醫生能不能排個超音波、排個乳房攝影,其實不用那麼擔心,一般手術我們建議半年之後再做一些追蹤檢查就好,甚至妳做完電療之後半年再做檢查,其實也就可以了。

QA2:

病人做完保留手術,電療做30幾次,做完皮膚比較乾與比較癢的問題?

一般放射線治療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局部復發,很多病人會問我已經手術切完了為什麼還要做電療?電療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局部復發,尤其保留手術乳房沒有整個拿掉,事實上還是有殘存腫瘤的風險或是怕腫瘤復發的風險,所以會建議做術後放射線治療,一般標準電療是做5-6個禮拜,大概2530,有時候局部會再加強,會到30-35次,那目前我們最常見的電療,像是鈷六十或是直線向新電線局部做照射,那它會造成皮膚紅腫的發炎,或是像是「臭火搭」的一些副作用,有些病人反應皮膚比較不容易散熱或是會癢,因為汗腺有時候表皮皮膚汗線也會受到破壞,所以有時候覺得比較癢、乾,它比較不能夠分泌一般的皮脂,像冬天到我們會皮脂線分泌,它比較不能夠分泌一些皮脂,所以比較乾。

再來就是有時候妳會覺得比較燥熱,是因為本身來講它也不能夠正常的排汗,不能夠代謝或是散熱,皮膚的功能多少也會受到影響。但它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復發,有點像福島放射線,像是核能電廠爆炸之後,旁邊的植物都不太會長,那是因為高劑量的電療關係,導致皮膚組織的一些破壞。所以目前很多人在研究是不是每個病人都要做電療?只是目前比較麻煩的是保留手術的病人,好像還找不太到哪些病人可以不用做電療,所以目前做保留手術,我們還是建議每個病人都要做電療。那做全切的病人是不是就要做電療?大部分的病人做全切妳是淋巴結沒有轉移,腫瘤小於五公分,不需要做電療。但如果腫瘤大於五公分,或是淋巴結有轉移的病人,有大於四顆以上,一般都會建議病人做電療。那如果淋巴轉移是1-3顆那電療可能會有些幫助,那如果淋巴結沒有轉移,可能幫助就不是那麼大,所以一般淋巴結沒有感染,做全切的病人腫瘤小於五公分是不用做電療,這幾個考量。

QA3:

乳房摸起來感覺不像是我的皮膚,那個沒關係吧?

手術完皮膚感覺有異常的情況,因為手術多少有些神經也會有一點受影響,還是會有這種不舒服的症狀,感覺比較異常,那也沒關係以後會慢慢地回來。

QA4:

我是乳房全切、乳房重建,重建完之後就覺得怪怪的,手好像都沒力氣,感覺卡卡的,跟以前的手都不一樣?

台灣目前有一半的病人會需要做的乳房全切,全切事實上有幾種,一種是合併重建,一個是沒有合併重建,沒有合併重建就是我們說的少奶奶俱樂部整個都平平, 合併做重建的話,目前最常見的重建是放個果凍矽膠,也有用肚子皮瓣做重建,或是用背部肌肉做重建,有很多不同的重建方式,因為矽膠本身來講,它比較單純不需要額外取肚子或背部其他的組織,也不用留下背部或是肚子的疤痕,目前是蠻常用的乳房重建的方式,只是說做全切合併又重建的病人,重建的位子大部分會放在胸大肌背後,如果是放矽膠的話,本身來講是放在胸大肌的後面,所以我們把肌肉分開,所以你會感覺跟以前比起來手部的活動好像比以前覺得沒那麼靈活,再來是看,有些病人淋巴有沒有感染,取一兩顆淋巴結做化驗,叫前哨淋巴的切片,所以感覺來講腋下也會跟妳以前感覺步太一樣。再來是手術完之後,其實很多乳房做全切,沒有做重建或是淋巴沒有做清除,整個手術完之後感覺還是跟以前不太一樣。

攸關於妳的活動、心理上或外觀上面,各方面其實都有影響,所以說有手術本身來講還是會有一些相對的副作用或是身體形象功能的一些改變,這個其實都蠻常見的。

這個大概很多患者人也會跟妳一樣有這方面的問題。

QA5:

如何改善?

改善的部分,目前就是靠自己運動,目前來講可能是復健、運動的方式來改善,可以做一些伸展、運動,或是我們有復健科,一些乳房重建後的復健,可以去門診跟復健科,他們會安排一些物理治療師來協助妳做一些復健,可能會有一些改善。

QA6:

手術完可不可以參加一些瑜伽課?

其實我們蠻鼓勵患者手術完之後去參加一些活動,包含像瑜伽、像是去一些健身、建行、爬山,或是參加一些有氧舞蹈,其實都蠻好的。

過去我們知道乳癌容易有淋巴轉移,所以以前做乳癌手術例行淋巴會做廓清,目前前哨淋巴切片的演進,所以目前比較少整個淋巴廓清,所謂前哨淋巴切片就是以前我們認為乳癌會轉移到淋巴,所以例行做淋巴廓清,只是例行淋巴廓清比較容易有手腫、手痛或是一些感覺比較不舒服的症狀,所以目前來講慢慢減少淋巴廓清,那所謂前哨淋巴,假設乳癌有轉移到腋下淋巴第一顆淋巴結我們叫前哨淋巴,這一顆淋巴結如果有感染,後續淋巴有感染機會比較高,假設這顆淋巴沒有感染,那後續感染機會比較低,所以前哨淋巴有感染的,一般後續會建議做廓清,若前哨淋巴沒有感染,可能就不用做淋巴的廓清,這是前哨淋巴的目的,所以問題是目前台灣有一半早期乳癌,診斷時淋巴是沒有感染,不用例行去切淋巴,比較可以減少一些手腫、手痛、不舒服的一些併發症。

QA7:

還需要保養吃什麼?

其實這也是在門診患者會很有興趣的問題,常常我們醫院每次開這個會,我們都說我們找營養師來做全能的照護,每次營養師都跟我們講說,妳們乳癌患者每個看起來都很福相,每個都看起來很健康,都不需要特別做什麼營養的諮詢,目前大部分乳癌常見的年齡是4049歲,這個年齡大部分都腳健、手健,大部分都是屬於中年的婦女,久了都會有些鮪魚肚,所以一般乳癌病人其實開刀之前或化療之前營養成分都是好的,一般像是大腸癌病人,他根本排便不了或是食道癌病變根本吃不下,他喝一段間了,這樣比較有營養方面的問題,大部分乳癌病人其實我仔細看了一趟,每個人都非常健康,所以大部分乳癌病人是沒有營養方面的問題。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化療藥物副作用 (上)】

更多內容都在『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https://reurl.cc/Q7vRkM 歡迎訂閱

陸續會在整理相關影片給大家~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為非營利公益推廣性質頻道

主旨為推廣乳癌教育以及乳癌防治宣導

喜歡歡迎訂閱按讚以及分享本頻道

乳獲新生照護e計畫-乳癌線上電子書 提供您各種乳癌相關資訊

https://reurl.cc/Y9orb0

歡迎自行點閱相關乳癌治療知識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