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新生標靶藥 延緩三陰性乳癌惡化

乳癌可細分為好幾種亞型, 其中的三陰性乳癌亞型因不適用於荷爾蒙與HER2標靶藥物, 治療武器較少且易復發,一直以來醫界都積極尋找合適的治療方針。 近年來針對三陰性乳癌腫瘤血管新生較明顯的特性, 開始將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應用於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的治療上,根據 2012年發表的一項針對全球癌症專科醫師所進行的統計顯示, 有近8成的醫師認同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確實可以增加這類型乳癌的 治療反應,對延緩腫瘤惡化有很大幫助。

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中心醫師表示, 三陰性乳癌患者年齡通常較輕,腫瘤惡性度高, 因此容易轉移到其他重要器官如肝臟、腦部等, 且因為三陰性乳癌治療選擇較其他患者少,除了化療外, 幾乎沒有別的治療武器可以選擇,因此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出現, 可說是轉移性三陰性乳癌與有器官轉移的乳癌病患之重要治療突破。

醫師表示: 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讓原有的腫瘤血管消退並抑制新生, 讓腫瘤無法獲得養分與氧氣而控制其生長。 這樣的機轉被證實能帶給癌症治療很大的幫助, 透過研究數據的分析發現,不論是相較於使用單方、 複方化療或是其他機轉藥物, 併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表現都較好,研究顯示, 對於轉移性三陰性乳癌患者的腫瘤惡化延緩成果顯著,可由5個多月 延長兩倍至近11個月。

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另一特點可讓雜亂無章的腫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 也是很重要的治療成功關鍵,透過正常化血管、降低間質壓力後, 化療藥物順利進入,治療反應率也因此可達兩倍成長, 故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時機最好是在化療前一天, 讓其有時間發揮血管正常化作用,透過兩者相輔相成, 才能為轉移性三陰性乳癌與有器官轉移的乳癌病患帶來最佳療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乳癌
    全站熱搜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