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鴻文醫師乳癌教育防治講座-乳癌病理報告及解讀 - 乳癌的類型 01

大家好,今天賴鴻文醫師要跟大家來分享乳癌的病理報告及解讀

這是之前幫專科護理師上課,我請助理協助剪輯的乳癌照護e計畫video clips 

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瞭解乳癌的病理報告及如何進行解讀

相關影音請見youtube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IjRx98bQEs

 

文字版如下文

其實在門診的時候, 我們會拿到一個病報告, 這樣密密麻麻的一個英文字體, 對很多病患或者即使是醫護人員, 其實也看不太懂

一般我們其實病報告有幾個比較重要的一個成分, 這個包含是說, 這個病理報告的一些病理化驗的組織特性

以及左邊還是右邊, 腫瘤大小 邊緣有沒有拿乾淨, 以及那個組織分級, 淋巴結拿下來有幾顆, 一些免疫染色部份像一些

雌激素受體 黃體素受體 HER2有沒有過度表現 以及Ki-67的一些分裂

 

那我一般來講 其實乳癌的類型我們分成幾個部分

一個是侵犯性乳癌

一個是原位癌

那如果說以組織型態來講可以分成,乳管癌或是乳葉癌 這個圖可以給我們一個

簡單的印象說其實乳房就是分成脂肪 然後乳腺 跟一些肌肉組織

 

其實乳房我們可以看到就是乳管跟乳小葉 那大部分的乳癌是從乳管裡面長出來的

那就是說我們在這個乳管裡面長出來的叫乳管癌 如果從這個乳小葉裡面長出來叫乳葉癌

那乳管癌又可以分成就是在原位癌是說沒有侵犯

超過這個基底膜 我們稱作原位癌 如果吃超過這個基底膜 我們就叫侵犯性乳癌

那原位癌的比例其實是比較沒那麼高

大概是10%16%

侵犯性乳癌頻率比較高 那最常見就是侵犯性乳管癌 那就是一些乳癌的類型

 

 

那你可以發現說 我們如果說乳腺 乳管癌裡面 我們剛剛講是最常見這種叫乳管癌

可以分成原位癌和侵犯性乳癌

那原位癌是說沒有吃穿過這個基底膜

我們就稱它叫原位癌

 

對原位癌的大小 它只是根據它腫瘤的 侵犯的一個範圍啦 它大小並不是根據它第幾期的範圍

原位癌其實沒有在算期別的 原位癌只有算大小 所以他們講第幾期是指 侵犯性乳癌它才有在分第幾期

原位癌就是說 它在乳管裡面沒有吃超過基底膜 我們就稱做原位癌

如果吃超過這個基底膜 我們就叫侵犯性乳癌 這是我們目前這樣分的

侵犯性乳癌的話 它佔量比較多 大概75%80% 這種侵犯性的乳管癌 就一般來講最常見的就是這種

侵犯性的乳管癌 是最常見的

腫瘤它的產生是從乳管裡面 經過一連串的變化從良性的一些變化 從原位癌到侵犯性乳癌

是需要幾年的時間 快的話可能一兩年 到慢的話10年之間都有可能會產生

它需要一段時間 平均大概是將近十年左右 才會從良性慢慢變成惡性的

 

乳房的原位癌其實 目前因為篩檢的關係越做越多所以篩檢 可以看到很多原位癌

在我們門診以前認為是6%10% 現在原位癌的比例已經增加為10%16%

所以有6個病人就有一個可能是原位癌 大家要知道這個疾病 

事實上它是在乳管裡面產生的腫瘤  有些人認為它比較好的名稱要叫 乳管內的腫瘤

因為叫癌症大家會擔心 其實它並不是一個 我們一般講癌症的定義是說會侵犯或轉移到其它地方 才定位叫癌症

一般原位癌是在乳管裡面 它其實不太容易有轉移 也很少有淋巴結轉移的風險 所以說目前有人認為叫乳管內的腫瘤

事實上是比較好定義 它的定義就是說它沒有吃超過基底膜 所以他的大小我們一般算幾公分

就沒有在算第幾期 所以原位癌是講第零期的乳癌 所以它就沒有在說 3公分以上變成第一期或第二期

他只有大小 第零期的乳癌 它沒有在分第幾期

以上是第一部分的內容,其他的部分會再陸續整理給大家

希望以上內容會對您有所幫助~

 

歡迎訂閱 賴鴻文醫師 「乳癌教育防治講座」

https://reurl.cc/Q7vRkM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