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黑心油成品合格 原料致癌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摻入「回收油」製成的「全統香豬油」,成品的成分檢驗全數合格,但原料中致癌物含量卻是標準值3倍。食藥署8日公布全統及上游原料檢驗結果,取自最上游「胡信德」廢油回收廠的檢體中,致癌成分超標3倍;而胡信德及全統製造商「強冠」原料油檢體中,代表油品新鮮程度的「酸價」也都超標,顯示回收油精煉後的成品雖合格,但原料本身卻有害健康。
食藥署指出,回收油並非合法食品原料,全統香豬油所用原料的品質也不符食用油標準,即便全統香豬油本身致癌物「苯駢芘」及酸價都合格,仍屬違法,所有相關產品及餐飲業者需立即下架或停用。
【相關食品全數下架】依現行法規,強冠將面臨5年以下徒刑或最高新台幣800萬元罰則,及《刑法》詐欺刑責;為遏止食安事件,消基會與師大化學教授吳家誠等人呼籲,應比照美國,統計有多少受害者,就裁罰多少次。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表示,強冠目前仍是「1罪1罰」,但下游近1250家食品廠商、餐飲業者及208項相關產品,自8日起全面下架後,若再加工或銷售,將依違法次數處5萬至6000萬元罰鍰。
食藥署公布5日由高雄市衛生局及檢調送驗的可疑油品,檢體包括取自這波食安風暴禍首「郭烈成」地下工廠上游「胡信德」油水分離槽,及郭烈成下游強冠廠內尚未完成精煉的原料油。檢驗項目則包括判斷油品新鮮程度的「酸價」、食品加工過程中致癌物汙染標準的「苯駢芘」、可推估是否為油炸後回收再製的「總極性物質」、是否摻有「皮革油」的依據「鉻」、其他重金屬及黃麴毒素等。
取自胡信德油水分離槽的3件餿水油檢體,都未驗出黃麴毒素及總極性物質,雖含0.01至0.02ppm的砷,但並未超出我國食用油限量標準0.1ppm,鉛、汞、銅、錫、鉻等重金屬都在正常範圍內。此外,原料油中並未驗出牛、雞、魚成分,顯示問題油品是由豬油回收製成。
【油品原料不符標準】然而,我國目前苯駢芘上限為2ppb,但胡信德竟有2件檢體含苯駢芘超過6ppb,差距高達3倍。而3件檢體酸價都達每克油脂2.7 mg KOH以上,超過豬油酸價上限每克油脂1.3 mg KOH,也超過餐飲業者更換炸油的標準2.0 mg KOH,代表回收廢油品質不符食用標準。
在強冠油槽中尚未完成精練的原料油,黃麴毒素、總極性物質、重金屬都合格,苯駢芘1.1ppb也未超標,但酸價則達2.3 mg KOH。而目前市售於7月製造的全統香豬油,在經過強冠精煉及混摻合法豬油後,總極性物質及酸價都合格,苯駢芘則為0.7ppb,其他重金屬及黃麴毒素檢驗尚未完成,但食藥署評估超標可能性不大;郭烈成工廠中的原料油則由檢調陸續送驗中。
食藥署曾公告劣質食用油的特色,包括顏色較深、混濁、有懸浮物或沉澱物、摸起來有黏稠感、聞起來刺鼻或有「油耗味」,雖取自胡信德與強冠工廠內的原料油也確實有「異色」及異味,但全統香豬油成正常乳白色,也沒有油耗味,民眾根本無從與合法油品區分。食藥署研究檢驗組長陳惠芳坦言,油品精煉過程歷經脫色、皂化、脫臭等步驟,除掌握廠商原料,否則實難靠檢驗揪出黑心油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