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每年新增8000名乳癌患者,乳房切除後重建比率卻不到5%,藉由內視鏡微創手術進行乳房重建,幫助失去乳房的女性重建乳房、找回自信。醫師表示,乳房重建手術就像「移花接木」,雖然手術繁瑣,但看到患者術後人生從黑白變彩色,成就感難以言喻

「台灣乳房重建協會」1日歡度10歲生日,特別選在林口長庚醫院舉辦慶祝活動。活動中,由病友們組成「俏女郎舞團」透過熱情舞蹈,展現自信與對生命的渴望。同時為爭取更多乳癌患者的支持與認同,9月6日至9日將至北京參加國際腫瘤學會表演,鼓勵更多乳癌病友,走出生命陰暗幽谷,擁抱新生命。

醫師指出乳癌是女性健康的頭號大敵,乳癌發生率有年輕化趨勢,因此病人對外觀要求也較高。接受乳房全切除的患者,術後要面對身體不完整的創痛、漫長重建過程的煎熬,日後亦會有穿著上的困擾。雖然可以戴義乳,但夏天過於悶熱且活動並不方便,對女性的自信及生活品質都會影響。

但是,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可以將癌組織清除、傷口小、疼痛少及復原快,且病人最在意的乳房外觀可以完整保留,並在一次手術中同時完成乳房重建,讓乳癌患者活得自信又健康。

 

 

 
國內每年新增8000名乳癌患者,乳房切除後重建比率卻不到5%.
 
但在臨床上,乳房切除對於婦女會造成身體心像及心理的衝擊,在經歷乳房切除手術後大約有30至50%的婦女,會出現高焦慮或憂鬱的症狀產生,持續的負向情緒,至少長達1年甚至更久。

 

由於國內乳癌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約40歲,醫師建議年過30歲的女性,要養成每年看1次乳房外科的習慣,家族有乳癌病史的女性,更需接受乳房攝影、超音波檢查,加強定期追蹤,遠離乳癌威脅才是王道。

arrow
arrow

    Hung-Wen 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